首页 > 文史

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早清除黄皓这样的祸国祸民?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刘禅亲政时宦官黄浩乱政的情况。我们来看看!

蜀汉灭亡罪魁祸首黄皓。刘禅当政时,他控制了政府,排除了异己,使蜀汉政权陷入混乱。他与姜维不和,希望他的党羽代替姜维,使姜维不得不带领蜀军避灾。当姜维建议加强汉中的防御时,黄皓搁置了这件事,直接导致魏军进入汉中。那么,诸葛亮在世时为什么不早早清除黄皓这样的祸国祸民呢?

[img]32463[/img]

一、诸葛亮在世时,黄皓绝无出头之日。

刘禅的生活非常坎坷。自从他出生以来,他就遭受了太多的痛苦。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只逃跑,留下了年轻的刘禅。正是赵云在乱军中救了刘禅,才让他捡起了一条生命。孙夫人回到东吴娘家时,刘禅几乎被她带走,作为回荆州的人质。赵云和张飞拦截了河流,救了他。

可以说,刘禅从小就被大家寄托了太多的希望。诸葛亮对他进行了认真的教导,甚至建议刘备杀死难以控制的养子刘峰,以便他将来能够顺利继承王位。然而,刘备仍然清楚地看到了刘禅的本性。临死前,他给刘禅的遗嘱并没有多说治国的大道理,而是教他不要善小,不要恶小。我只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守成之君,而不会犯错。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把蜀汉交给了诸葛亮。为了让诸葛亮尽最大努力工作,刘备甚至说了一些让诸葛亮自己接受的话。因此,诸葛亮非常感激,发誓要尽最大努力为蜀汉而死。刘备让刘禅把诸葛亮当作父亲,所有的政令都服从诸葛亮的安排。

诸葛亮执政期间,刘禅与诸葛亮合作非常默契。刘禅只是牺牲了这样的国家事务,其他具体的军事和政府事务都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发动北伐时,他驻扎在汉中多年,生活在军队中。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仍然非常重视后方的稳定。

这是后方的稳定,也是他北伐胜利的基础。为了防止他在成都期间不发生变化,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安排了后方政体。他不仅向刘禅推荐安排了大量人员,还郑重提出“宫中府是一体的,不应该有异同。”

这样,诸葛亮就把军政权力带到了自己的家里,刘禅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然而,正是由于刘禅的全力支持,诸葛亮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并在一生中对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这让曹魏感到害怕。后人评论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个“合理的国王”。

[img]32464[/img]

作为一名传统知识分子,诸葛亮仍然记得给东汉带来灾难的“党狱之灾”。当他回忆起与刘备讨论动荡时,他把原因归咎于皇帝对太监的宠爱。因此,刘备和诸葛亮非常讨厌太监的乱政。我们可以想象,当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刘禅身边的太监根本不敢出人头地。他们遵循刘禅的规则。

此外,诸葛亮非常防微杜渐。在前线,他仍然对蜀汉的政权有很强的控制力。刘禅利用诸葛亮在其他地方的机会,利用官员家属的节日进宫看望皇后,在宫中留下了刘燕的妻子一段时间。这让刘燕怀疑并殴打和侮辱了他的妻子。因此,政府逮捕了刘燕并处决了他,节日期间取消了命妇入宫的习俗。

诸葛亮必须同意杀死一名高级官员。从刘琏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政局的控制能力有多强。在这种情况下,黄皓这些宦官本来就被诸葛亮和他的下属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如果想出头乱政,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对于当时的蜀汉政权,根本找不到他们乱政的迹象。即使诸葛亮想对他们开始,他也找不到任何借口。黄皓之流留下了生命。

二、黄皓的出现,是刘禅的需要。

事实上,宦官的专权并不是他们有多强大,而是他们背后的主人是皇帝。在诸葛亮时代,刘禅只是一位名义上的君主,他的实权控制在诸葛亮手中。那些宦官依附于刘禅,追随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他们无能为力地乱搞政治。

诸葛亮去世后,诸葛亮的幕府政策开始削弱,刘禅也开始想要得到他应得的权力。然而,诸葛亮在去世前仔细安排了事情,以确保他的政策继续下去。诸葛亮指定蒋婉和费毅为继承人,并制定了国家休养和休息政策。为了蜀汉的长治久安,诸葛亮甚至处理了两个不听命令的人:魏燕和杨毅。

在蒋婉和费祎时期,刘禅的君权正在慢慢增长。尤其是费祎的离奇死亡,使得刘禅的亲政成为可能。正是在刘禅的支持下,长期被压制的姜伟才能发动北伐。姜伟只是将军。没有刘禅的支持,他甚至无法解决军事行动的后勤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刘禅父母的理想在闪耀。

[img]32465[/img]

然而,刘禅很难亲自管理。诸葛亮留下的幕府制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老大臣并没有完全听从刘禅的指挥,而是在很多场合指指点点。刘禅最终不得不走上东汉的老路,那就是重新利用宦官来遏制其他政治力量。黄浩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事实上,刘禅也很清楚,黄浩只是他手中的工具,不能影响刘禅的行动。例如,如果黄浩想用他的亲信代替姜伟,他就被刘禅拒绝了。直到蜀汉灭亡,姜伟一直是将军。姜伟要求除掉黄浩,刘禅也不同意。他还站出来调解,要求黄浩向姜伟请罪。

事实上,姜伟和黄浩是刘禅政权的两轮,刘禅对他们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表示,他不能在外面管辖姜伟,也不能在里面消灭黄浩。他是蜀汉的罪人。因此,黄浩的出头是刘禅故意创造的,这是蜀汉政权的特殊性造成的。

诸葛亮是一个造成这种特殊性的人。他的幕府制度可以在他活着的时候发挥作用,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他指定的继承人死亡,该制度将不可避免地消亡。当刘禅接管蜀汉政权时,他面临着一个到处乱七八糟的摊位。他不得不培养自己的亲信和稳定政局。黄浩的使用也是刘禅的权宜之计,这是诸葛亮生前意想不到的。

结语:

刘禅时期,蜀汉政局陷入混乱。公认的原因之一是刘禅重用宦官黄浩。黄浩压制人才,任命亲信,破坏姜伟的军事计划,使魏军轻易摧毁蜀汉。诸葛亮在世时肯定会杀了这样一个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人。然而,在诸葛亮时代,权力集中在诸葛亮的幕府。跟随刘禅的黄浩和其他人只能小心,根本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

诸葛亮留下的制度在刘禅亲政时崩溃了。面对无法控制的政局,刘禅只能重新开始炉灶。刘禅在军事上依赖姜维,但在政治上没有人可以依赖他。刘禅没有父亲识人用人的能力,无法选拔任用人才。为此,他不得不从身边的宦官中挑选值得信赖的人,黄皓的出现成了必然。这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了,他根本想不到这种情况,也无法做好准备。


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早清除黄皓这样的祸国祸民?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早清除黄皓这样的祸国祸民?

,,,,,

  • 关羽刮骨疗毒之谜:华佗是否为关羽刮骨疗毒?
  • 谁是关羽刮骨疗毒?是华佗吗? 关云长刮骨疗毒故事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了,但他...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刘禅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的和谐与美好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最理想、最完美...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