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孙权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强敌,为什么还是没能统一世界。我们来看看!
要说孙权为什么不统一世界,其实很简单,就是打不赢曹魏。最后,合肥是一道坎,东吴打不过去。后来,即使关羽差点迁都曹操,孙权也不敢出兵攻打曹操,攻打关羽。说白了,吴军打不赢曹军。即使他能建造一座城市,他也不能留下来。没有水手的帮助,东吴早就被曹魏炸了。
《三国志》:权深纳其策,谈及徐州的意思,蒙对道:“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元,抚集幽河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自可克。然而,地势陆通,骑行,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必争。虽然七八万人守之,但他们还是很担心的。最好取羽,这取决于长江,情况有益。”权利尤其认为这是合理的。
[img]28909[/img]
事实上,吕蒙和孙权的话基本上代表了东吴许多人对总体趋势的看法。他们认为,即使他们能在北伐中击败徐州,占领徐州,他们实际上也无法成功地保持胜利的果实。东吴缺乏骑兵,军队确实比曹军弱得多,无法获胜。孙权的生命不能完全改变吴军的劣势!
你说孙权没有统治世界的想法吗?怎么可能!但他也很无助,真的赢不了曹军啊!在曹操、曹派、曹海成功死后,曹魏仍有两个支柱。有了这两个人,孙权在北伐中从未取得过巨大的成就。
[img]28910[/img]
很多人都知道曹魏有司马懿,但知道满宠的人并不多。当时司马懿在西线防备诸葛亮,东线防备东吴的任务其实是满宠负责。
满宠这个人,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很有能力,在曹操时期他已经大展才华。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势如破竹,大败于禁七军,许多樊城守将劝曹仁撤离,确实是打不过关羽。是满宠坚定的劝诫,让曹仁不要走,留下来和关羽打架,最后成功守住了樊城。关羽不得不从后方抽调更多的兵力,导致后方空虚,被东吴趁机袭击。
由于满宠能力强,他留在东方,长期与东吴作战,屡获战功。最后,前将军的职务是督促扬州军事,全面负责对抗东吴。吴军多次北伐进攻,都被满宠击退。后来,满宠想出了一个建立合肥新城的绝招。东吴多次围攻合肥,主要是因为合肥靠近水边,方便东吴水师前来。因此,满宠建议在老合肥城30英里外重建合肥新城。反正吴军不擅长陆战,水师到不了,对合肥的威胁也不会那么大。
[img]28911[/img]
结果,正如宠物所料,孙权亲自率军,准备围攻合肥新城。然而,水务工程师无法到达合肥新城,他害怕曹魏的骑兵,不敢下船进攻。在一起20多天后,孙权的脸无法挂断电话。至少他亲自北伐,没有打仗。对手无法解释,所以他终于下船带领军队炫耀自己的力量。结果,他被宠物布置的伏击士兵打败,失去了盔甲和盔甲。
在曹魏东线守卫期间,满宠多次击败东吴进攻。有一天他活着,孙权基本上无法在北伐中取得成功。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满宠因年老退出一线战场。这对孙权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接下来,他将面对更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司马懿。
[img]28912[/img]
关于司马懿,我们都很清楚。他的军事和战略都很优越。诸葛亮死后,基本上没有人能在这方面超越司马懿。虽然司马懿以前被诸葛亮打过,但司马懿在面对孙权时仍然很凶猛!
吴帝孙权在第二年(241年)四月分兵四路攻魏。曹魏大家都认为东吴闹不了多久,以前东吴闹过很多次,等东线曹军打败吴军,不用派大军。但司马懿却力排众议,选择亲自带兵增援,最终成功击败吴军,歼灭数万敌人。之后,在司马懿的带领下,东吴虽然还是发动了几次北伐,甚至在高平陵之后,东线曹军也有叛逆的意图,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司马懿多次击退东吴进攻,稳定了曹魏东线。
可以说,孙权虽然活了很久,知识渊博,但在军事和战略上还是比不上司马懿。有一天,司马懿在那里,孙权无法攻下合肥,北伐成功。
为什么孙权没有统治世界?北伐永远无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