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造像
龙门西山珍珠泉附近的新罗像龛,是韩国古代龙门石窟的造像龛,是唐朝与新罗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友好,关系密切。大量外国学生来唐朝学习。8世纪中叶的石窟寺佛像也受到唐代龙门石窟雕像风格的影响。这个寺庙可能是由在唐朝学习的新罗僧侣挖出来的。
唐龙朔元年(661年)在吐火罗故乡(今阿富汗北部)的置州县,以吐火罗王为大汗都督府都督。唐朝与吐火罗国在佛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新唐书》、所有的旧唐书都有记载。吐火罗僧宝隆雕像龛位于龙门东山看经寺上方北部的山腰。它是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9月1日雕刻的。
[img]27117[/img]
西域乐器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乐队出现了许多新乐器。龙门石窟现存的17种乐器中,有9种来自西部地区。汉魏以来,波斯和印度通过佛教传播了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雕刻在龙门石窟万佛洞两壁壁基的妓女手里拿着曲颈琵琶,身上的丝带似乎随着音乐起舞飘扬,有一种非凡而神秘的感觉。这些精美的乐器也使冰冷的石窟清新,充满了美妙的音乐味道。
希腊石柱
爱奥尼柱,起源于古希腊,具有纤细美观的特点,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因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
一对柱子雕刻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门拱下,有明显的希腊“爱奥尼亚”柱子痕迹,属于古希腊爱奥尼亚风格的石柱,是典型的希腊文化艺术之一。这种希腊石柱出现在龙门,可以说是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欧洲纹样
[img]27118[/img]
在龙门石窟的装饰图案中,丝绸之路引入的西部地区甚至欧洲都有图案。古阳洞北魏龛梁常见的联珠图案、葡萄图案和冬卷草图案雕刻也传达了西部地区传统艺术主题的深远影响。
龙门石窟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洛阳,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见证。龙门石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见证了中外经贸与宗教文化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龙门石窟作为中国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人类文化明珠,将永远闪耀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为什么龙门石窟的雕刻有外国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