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两侧刻有140多个古代处方。处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和传染病的方法。这是中国最早的石刻处方,也是唐初中医学和药物学的珍贵遗产。处方洞里还有很多传说。
据说公元650年的一天,洛阳龙门寺的一群僧侣在讨论什么。原来他们想永久保存大家辛辛苦苦收集的民间处方,于是决定把这些处方刻在石窟里。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开工之前,他们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应该把这些处方刻在哪个洞里。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小和尚站起来大声说:“前几天偶然在一个石窟里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如果不经常种药树,就治不好聋。”。也就是说,投资开社区雕像就像勤种药树,可以缓解耳聋、盲等疾病的痛苦。我觉得这个洞里石碑的寓意正好符合我们刻药方救人的善意,干脆把药方刻在这个洞的石墙上。”。
[img]27106[/img]
听了小和尚的话,其他和尚点点头,同意决定在小和尚说的洞里刻处方,并将其命名为“处方洞”。就这样,几位和尚拿起处方,雕刻刀,登上石窟几个月。他们从未在龙门石窟下山,最后完全雕刻了140多个处方。
从那以后,很多没钱看病的穷人来这里找药方,药方洞也开始慢慢被人们所熟知。
明年还有一个传说,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的一个姓王的家庭以买鹿肉为生。有一天,王母生病了,服药无效,日复一日地看到了沉重的东西。他到处寻找中原的好医生都不好。
王氏为孝子,大愿救母,于是去东郊伊厥(龙门)山拜神求签。当他走到半山时,他突然看到一只母鹿躺在树下,正在射箭,但他看到鹿没有惊讶或离开,所以他很好奇。最近,他是一只生病的鹿,所以他的同情心没有受到伤害。
刚出一箭之地,又看到一只鹿,口号一圆盖长茎红草,朝母鹿方向跑去。王好奇,回去偷看,看到鹿用口号草喂母鹿。第二天和第三天,每天都是这样,早晚都是这样。到了四天,母鹿病愈了,站着走了。王躲在树上偷看了四天,大为感叹。人们说鹿是神物,可以通过人性。
王突然意识到,如果赤草医母能做到这一点,肯定会有效?于是,第五天,王带着箭上山,躲在树后,想射鹿夺草,却没有看到二鹿再现。天黑的时候,他犹豫要不要离开,却看到小鹿出现了,口号赤草,朝树跑来,弃草在树下,然后跑了出去。王宝下树捡草,星夜回家。将赤草分为5份,每天一份,煎汤喂母,日见好转,不到一周,母病变轻,到10日,可下地行走;不到半个月,就完全康复了。
[img]27107[/img]
王感谢鹿衔神草救母之恩,于是关闭了祖传鹿馆,终身不再杀鹿,专心采药行医,救助更多患者。30多年来,他在民间收集了数百种奇效民间处方,救助了无数当地人民。为了永远传下去,王祝愿在东郊伊厥山石崖上建一个处方洞,记录收集到的民间处方,并告诉后人世世代代补充。
经过200多年的历史,王氏家族的后人直到唐武则天才被填满,共载药方147个,均为147个、2味药以单方或简方为主。很多没钱看病的人都来这里找处方,用了之后都有效果。因此,处方洞闻名于世,为世人所熟知。为此,宝神鹿衔救母,处方洞普及众生。
龙门石窟的药方洞有哪些动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