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的一斛粮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要花多少钱?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曹操许都屯田得粮百万斛,邓艾淮南积累300万斛,一斛多少斤。我们来看看!

曹操可以剪出群雄,统一中国北方。除了“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屯田。公元196年,曹操开始在徐都屯田,第一年“得谷百万斛”;邓艾建议司马懿在淮南广开屯田,认为“三千万斛”可以在六七年内获得。

[img]26925[/img]

太祖以君为典农中郎将,募集人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三国志任君传》

公元
196年,在枣树的建议下,曹操任俊为典农中郎将,招募人民开始在徐都周围屯田。那一年,他收获了100万颗小米石斛。这是曹操第一次开始屯田。曹操尝到了甜味,每次他建立一个领土,他都建立了一个屯田。屯田制度的实施使曹操“征服四面八方,没有粮食运输”。

六七年间,淮上可积3000万斛,这也是十万人的五年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宣王善之,一切皆实施。——《三国志·邓艾传》

司马懿见人,看中了“结巴”的邓艾,邓艾建议在淮南屯田对抗东吴。

在陈和蔡之间,肥沃的土地可以减少许昌周围的稻田,并向东引水。目前,淮河以北有2万名士兵,淮河以南有3万名士兵。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换休息,常有4万人边种田边守卫。

[img]26926[/img]

风雨顺时,收获往往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费用后,每年使用500万石斛作为军事资产。在过去的六七年里,你可以在淮河上游储存3000万石斛粮食,这足以让10万军民吃五年。用这些积蓄攻击苏州,但一切都是不可战胜的啊!司马懿采纳了邓艾的意见,开始在淮南修建水利,开放屯田。

通过这两段记录,我有以下问题:第一,汉末三国的一斛粮是多少斤?第二,士兵在战争中行军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从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一般学者认为斛与石相通,秦汉以来都是十进制。也就是说,一斛=10斗,一斗=10升。《汉书·律历志》:“权者,泰铢,两,斤,钧,石也……五权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

因此,在古代,石斛是通用的,石材不仅是一个测量单位,也是一个重量单位。《中国古代衡量图集》记载汉一两为15.6g,一斤即249.6g,一石120斤2952g约29.95kg。因此,汉代一石约59.9斤。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石斛=59.9斤。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一个整数,即今天一石斛的60斤。

这很有趣。曹操第一年在许都屯田,收获了100万斛,即6000万金。怎么样?是不是突然觉得有点震撼?当然,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当时北方广泛种植的作物应该是小米,即小米,而不是小麦或水稻。

[img]26927[/img]

找出一个石斛等于多少金。让我们根据邓艾的计算来讨论士兵每天消耗多少金粮食。据邓艾说,3000万石斛米可供10万人使用5年。所以这是一个算术问题。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用手机计算器来计算。我只是得出结论,看看我的计算是否正确:

根据邓艾的计算,他是根据每人每年消耗60公斤大米,每个士兵每天消耗9.8公斤大米。这个数据似乎很不可靠。谁能每天吃10公斤大米?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可能会得到类似的数字。

第一,邓艾所谓的3000万斛米,不是我们现在在超市看到的精米,而是没有脱壳的米,需要打折;@ 所谓十万人五年使用,不仅要考虑士兵的消耗,还要考虑战马的消耗;@ 考虑到三国时期士兵的食物相对单一,饭量大一点是正常的。


三国的一斛粮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要花多少钱?三国的一斛粮到底是多少斤?士兵一天要花多少钱?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