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让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刘备在西取益州、北定汉中后“闲置”阆中,直到被杀。
如果从历史记载来看,自建安22年(217年)参加“汉中之战”后,就没有张飞的战斗记录了。直到张武元年(221年)“夷陵之战”被下属张达和范强杀害,似乎确实是“闲置”,但事实并非如此。各种迹象表明,虽然张飞没有再领兵,但他仍然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1.蜀汉军队配置,独领一军的张飞地位不低
与文学影视作品相比,几十万军队的真实历史要“寒酸”得多。蜀汉的兵力自始至终都不多,尤其是夺取汉中前后,他们的直系军队其实只有10万左右。与此时占领的荆州、益州、汉中相比,这种兵力真的不够看。
[img]26694[/img]
当时,刘备的军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荆州兵团,约3万人;二是由刘备和张飞领导的2万军队;三是赵云攻占桂阳后的2万军队;四是由黄忠、魏燕领导的荆南四县招募的2万军队。至于益州的5万军队,刘备在短期内敢于重用。
西取巴蜀、北定汉中后,关羽率领军队驻扎在荆州,魏燕、黄忠率领的2万军队驻扎在汉中,宜州的5万军队分别驻扎在各地。这样,整个宜州的守军只剩下4万人,其中1万人由刘备领导,赵云的2万人负责驻扎在成都各地。此外,还有张飞,他领导了1万名士兵,驻扎在阆中。
[img]26695[/img]
如上所述,蜀汉集团在连续夺取益州和汉中后,虽然势力发展迅速,但由于基础薄弱,刘备的直系军队并不多。只有少数将军能真正让刘备放心,领导一支军队。张飞能领导一万兵马,地位不低。
2.阆中的战略地位,张飞是蜀汉的关键
24年(219年),建安夺取汉中后,刘备很快自力更生为汉中之王。当时,蜀汉需要留下一名将军驻扎在汉中。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张飞必须是汉中的太后卫。然而,刘备选择提拔魏燕,而张飞继续留在阆中。不是张飞不被重复使用,而是阆中太重要了。
阆中,张飞驻守,看似不如汉中、荆州重要,其实并非如此,阆中也是蜀汉的重点。@ 阆中离成都不远,位于汉中和三县进军成都的主要交通道路。因此,它可以说是成都以外的最后一道防线。就重要性而言,阆中甚至高于剑阁。
@ 阆中位于交通要道,是益州出兵的前沿阵地。阆中北上可直达汉中,东下可直达江州。无论汉中、荆州哪一方爆发战争,阆中军一旦战争紧张,都能迅速前往支援。
[img]26696[/img]
@ 阆中还承担着威慑益州当地士族的责任。当时蜀汉有荆州、东州、益州三股势力,而刘备的战略是以荆州为基础,联合东州打压益州。因此,威慑益州当地士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魏延和孟达做不到这项工作,而关羽则是鞭长莫及。只有驻扎在益州,深受刘备信任的张飞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3.蜀汉局势发展,张飞本人未能领兵出征
获得益州、汉中后,蜀汉扩张过快,特别是“汉中之战”。虽然刘备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但对于家庭背景不厚的刘备来说,内部非常紧张。因此,蜀汉迫切需要休养,稳定现有成果。
因此,对于蜀汉来说,汉中战争结束后,他们实际上无法采取主动,而应该专注于战略防御。魏燕做得很好,专注于防守。正因为如此,尽管曹魏多次攻击汉中,但他从未成功。
但令人惊讶的是,“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关羽在荆州发动了“襄樊之战”。事实上,由于荆州的战略地位过于重要,魏、蜀、吴经常围绕荆州爆发小摩擦,所以蜀汉在战争初期并不太重视。此外,关羽在战争初期一直占据优势,蜀汉派张飞支持。结果,由于东吴偷袭关羽后方,战局急转直下,关羽最终战败身亡,荆州落入东吴手中。
虽然荆州和关羽的丧失给蜀汉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蜀汉根本无法出兵。直到张武元年(221年)7月,刘备才以“为关羽复仇”的名义出兵东吴。张飞命令阆中出兵江州,但他在出兵前死了。
@ 事实上,张飞在阆中驻军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闲置”,而是反映了刘备对他的信任。至于“汉中战争”后未能领导,这是由于蜀汉形势的发展,而不是张飞的个人原因。
为什么自[汉中之战]以来,就没有张飞出战的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