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李燕,他也是托孤大臣,为什么结局悲惨。我们来看看!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积劳成病,死于五丈原。不久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梓潼县。听到这个消息后,流放在这里的前蜀汉大臣李燕突然泪流满面,非常难过。过了一段时间,李燕在悔恨和孤独中死去。
当李燕年轻的时候,他是荆州牧刘表的下属。作为归归的县长,他有着美好的政治前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曹操向南挥手,使荆州易主。为了未来,李燕不得不改投益州牧刘章。
[img]23471[/img]
来到益州后,益州牧刘璋对李严委以重任担任成都县长。公元213年,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反目成仇,两人相遇。
当时,益州牧羊人刘章下达军令,命令李燕保护军队,率领部队守卫绵竹,以抵御刘备军队的进攻。然而,李燕是一名文官,不擅长军事作战指挥,所以他很快在刘备军队的进攻下“投降”。
李燕归还刘备后,受到刘备的青睐,被刘备任命为将军。刘备占领成都,成为益州新主后,李燕被提拔为前卫,守卫一方。
《三国志》: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格众降先主,先主拜严将军。成都既定,为甘为太守,兴业将军。
在前卫的任命中,李燕大兴土木工程,发展民生,使管辖范围内的地政清民和人民安居乐业。建安二十三年,齐县盗贼猖獗。李燕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召集了5000多名军人来平压。不久之后,马秦、高胜等人被李燕带领军队杀害,齐县的混乱得以解决。
《三国志》:23年,小偷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齐,聚集了数万人到资中县。石先主在汉中,严格不派兵,但带领5000名将军讨之,斩秦、胜等产。枝党星散,复民。越口夷率高定派兵围新道县,严驰前往救援,小偷都破了。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随后,叛军领导高定自尊,攻打新道县。李燕再次带领军队平压叛军。战后,蜀主刘备将其命名为辅汉将军,以表彰李燕的成就。
公元219年,刘备率军击败曹军,占领汉中后,李燕和其他数十名文武大臣建议刘备进入汉中王
,在众多文武大臣的支持下,刘备登上了汉中王座。
在蜀主刘备看来,李燕不仅是一位功勋大臣,也是一位值得信赖、肩负重任的蜀汉大臣。因此,当蜀汉刘备病重时,他和蜀汉宰相诸葛亮被召到白帝城托孤。后来,李燕被授予中都保护,统治内外军事,成为蜀汉重要大臣,仅次于蜀汉宰相诸葛亮。
[img]23472[/img]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登基为皇帝。诸葛亮作为宰相,坚持刘备的意志,决定北伐曹魏,复兴汉朝。
当时蜀汉宰相诸葛亮想调李燕镇守汉中,为北伐大军准备粮草,供应军需物资。然而,李燕选择拒绝并要求担任巴州刺史。李燕的拒绝不仅打乱了诸葛亮的战前部署,而且使诸葛亮非常被动,
尚书令陈震痛斥李严别有用心,希望诸葛亮能惩罚他,但诸葛亮考虑到李严托孤重臣的身份,选择了隐忍。
然而,李燕不知道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一次又一次,诸葛亮陷入了两难境地。公元230年,曹魏强兵袭击汉中。为了守卫汉中,诸葛亮命令李燕严格援军到汉中,但李燕拒绝接受命令。看到这种情况,诸葛亮不得不上表刘禅,为李燕和李燕的儿子李峰加官进爵,使李燕率军援助。
[img]23473[/img]
俗话说,忍无可忍。为什么要再忍?公元231年,蜀汉宰相诸葛亮对李燕的粮草监管不力,导致北伐失败。他不再忍受,而是指出李燕的错误,用言语批评他,然后向蜀汉皇帝刘禅报告李燕执政以来的行为。
在这份报告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例子概述了李燕的行为,说李燕是一个吸引利益的人,专注于利益最大化,完全背弃了先帝托孤的委托。
@ 蜀汉诸葛亮还在报告中表示,他对李燕一直很宽容,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李燕不知道如何忏悔,反复测试诸葛亮的底线,到处反对诸葛亮,使诸葛亮不仅被动,而且尴尬。
因此,诸葛亮觉得为了蜀汉的江山社乡,心中发出了狠狠的要把李严这个“毒瘤”赶出蜀汉朝廷。
诸葛亮的报告掌握在蜀汉后主刘禅手中后,蜀汉后主刘禅也有点震惊,于是下令,免去了李燕的官职,将削官为民,流放在梓潼县。
《三国志》:平到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们都怪臣待平之厚。以大事未定,汉朝倾危,代平之短,莫若赞之。然而,平静只在于荣利,并不意味着平静颠倒乃尔。如果事稽留,就会导致祸败,是臣不敏感,言多增咎。”是废平为民,徒梓潼郡。
李燕被流放在梓潼县的第三年,也就是建兴十二年。一个坏消息来自五丈,那就是蜀汉宰相诸葛亮去世了。听到这个坏消息,李燕悲伤地流下了眼泪。他一直期待着老搭档诸葛亮重新启用自己,让自己发挥余热,但愿景终于失败了。诸葛亮的死最终打破了李燕的期望,李燕无法接受这种孤独的余生。他在愤怒中病得很重,不仅死于住所。
因此,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文字和段落中学到李燕,一个孤独的大臣,为什么结局如此悲惨,也就是说,他的利益,不管蜀汉的军事和政治事务,到处反对蜀汉诸葛亮,使诸葛亮非常被动,诸葛亮一再宽容,给他机会,但李燕死不悔改,独自行走,最终导致蜀汉首相诸葛亮不得不采取措施赶出蜀汉大厅。
刘备的托孤重臣李燕为什么结局如此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