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婚姻习俗起源于哪个王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在古人看来,被子是一个重要的“家”,是财富的象征之一,被子的大小也显示了一个人的家庭地位,不受尊重。
《梁书·裴之横传》(卷28)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是吴兴太守的裴之横,年轻时学习不好。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整天不做生意,鬼混。为了激励他,他的兄弟裴之高故意给他盖了一床不宽的小被子,只给他蔬菜。裴之横发誓:“大老公有钱,一定要做100张被子!”后来裴之横真的发达了,真的做了一床100宽的被子。
这么大的被子可以说是“古代第一被子”。今天,它可以被记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但我不知道如何覆盖这么大的被子?但被子的功能是保暖。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大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这也是如此。
[img]23209[/img]
古人结婚用被子在大小上非常讲究,除了用料好外,被子也不小。为什么古人要把婚姻做大一点?是双人用啊。过去,年轻夫妇睡在被子里,不像现代,许多新婚男女同床分床,说卫生,不影响对方的休息。但即使每个人都睡在自己的床上,洞房花烛夜也要钻到床上,被子太小的身体会露出来,不仅尴尬,而且容易感冒,@ 现代婚被也不小。
古人结婚要陪被子,新娘嫁妆要陪被子,新郎婚床要放被子,即使夏天结婚,秋天也要准备被子。
有条件的人,被子是用缎子做的,所谓“锦被”、“绮被”、“罗被”都属于这种高级被子。根据宋李芳的《太平御观·服用部九》(卷707)引用《东宫旧事》,晋王子有“七彩文绮被和江文罗被”。
王子结婚时要做好准备:“彩毛文绮被子一,江具文罗一被子一,江罗文绣四五被子一。”(此外,根据《太平御观·皇室部》(卷149)《太记妃》,《东宫旧事》被引用,晋朝王子纳妃结婚时要准备被子:“江真文罗一被子一,江罗绣四被子一。”)
结婚用被都是双人被,也叫“鸳鸯被”、“合欢被”,稍微优雅一点就叫“鸳鸯被”。
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客从远方来》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千里之外,老朋友的心还在!文彩双鸳鸯被裁为合欢被。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谁能在胶漆中离开这里?”
从古诗中可以看出,被子在古代男女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汉刘欣的《西京杂记》(卷1)记载,赵飞燕成为汉朝皇帝刘迪的第二任皇后。她的妹妹送了一批高端产品,包括“鸳鸯被”、“鸳鸯褥”。
古代最著名的鸳鸯被大概是后蜀主孟昌的。
[img]23210[/img]
根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7):“鸳鸯被,孟蜀主一锦被,其阔犹今的三片丝绸,一梭织成。”陶宗仪之写道,孟昌的鸳鸯被是用这种被子做成的,古今只见:“被头做两个穴位,若云版,盖在项下。如果是圆领,两边的余锦都覆盖在肩膀上。”
把被子挖成衣领样,盖上就露出两端。这对夫妇的设计非常符合人体工程结构,既特殊又温暖。
成人喜被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