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雕版印刷是如何发展的?详细说明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被称为“活化石”,那么雕版印刷是如何发展的呢?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雕刻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写完稿子的样品后,把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就可以刻字了。雕刻工用不同形式的雕刻刀将木板上的反体字墨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去除木板上的其他空白部分,使其凹陷。刻在板面上的字约为1~2mm的凸出版面。用热水冲洗雕刻板,清洗木屑等,完成刻板工艺。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均匀刷在板面上,然后小心地将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然后将文字或图片的图像印在纸上。将纸从印板上取出,阴干,印刷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印刷工一天可以印15000~2000张,一块印板可以印一万次。

刻板印章的过程有点像刻印章的过程,但刻的字太多了。印刷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印在上面,纸在下面。雕版印刷过程有点像拓印,但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碑石上的字是阴文正字。@ 拓印墨施在纸上,雕版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不仅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技术,而且具有创新技术。

[img]22900[/img]

雕刻印刷技术发明于唐代,在唐代中后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最后一个标题是“咸同9年4月15日(公元868年)”,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日期记录的印刷品。雕刻印刷的印刷品可能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写书共存的时期。

824年,元祯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20年来,禁省、观寺、邮候墙上都有书,王子、妾、牛童、马走之口都有书。至于模勒的翻写,街上卖在市场上,或者拿着喝酒的人到处都是。”模勒是模拟的,喝酒的时候拿着白诗印本换茶换酒。可见,9世纪初,印刷的应用已经从佛教咒语扩展到人们喜欢读的诗歌。

835年左右,四川和江苏北部的地方民间曾“以板印历日”,并在市场上出售。当时有人说民间印的书“满天下”,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四川和江苏。883年,成都书店可以看到一些“阴阳杂记占梦九宫五纬之流”、“字书小学”、“雕版印纸”的书籍...在印刷发明后的头200年里,它已经成为人们普及文化的重要媒介。

成都唐墓于1944年发现,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期,印刷品种类繁多。更好的雕版材料主要是梨木和枣木。因此,用“灾难和梨枣”的成语来讽刺雕刻毫无价值的书籍,这意味着它们浪费了梨和枣树。可以看出,当时的书很受欢迎。

在雕刻印刷之初,只有单色印刷。在第五代中,有些人在插图墨水印刷的轮廓线中添加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柳青版画仍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将几种不同的颜色材料同时印在板上的不同部分,一次印在纸上,并打印出彩色印刷。这种方法被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这样,宋代就打印了“会议”(当时发行的纸币)。

[img]22901[/img]

单版复色印刷色料易混合渗透,色块边界清晰,显得僵硬。在实际探索中,人们发现了分板着色和分层印刷的方法,即用同样大小的印刷板分别携带不同的颜色材料,然后分层印在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被称为“多版复色印刷”,也被称为“套印印刷”。“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刻的《金刚经注》是用朱墨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明清时期,南京和北京是雕刻中心。明朝建立了经典工厂。永乐的北藏和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典工厂刻板的。清朝的英武殿本和雍正的龙藏都在北京刻板印象。明初,南藏和许多官方书籍在南京刻板印象。嘉靖之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为彩色套印中心。


雕版印刷是如何发展的?详细说明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雕版印刷是如何发展的?详细说明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李治和武则天 武则天是怎样三招搞定李治的?
  • 李志和武则天:唐高宗李志,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继承了大统。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客观地说,...

  • 李世民徐惠妃:她是历史上唯一赢得武则天的女人!
  • 最近,《武媚娘传奇》正在播出,各种话题源源不断。不过,发现很多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有类似的情节——武则天,不,那时还不...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