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南京建都初期,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传十六帝,共276年。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但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奠定了基础。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明朝的新阶段。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否真的是一个性格“仁孝软弱”的皇帝?让我们看看!
燕王朱棣起兵推翻了合法皇帝建文帝朱允琏,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战”。许多后人认为建文帝朱允琏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太仁慈、太孝顺、太软弱。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img]22159[/img]
朱元璋去世不到两个月,建文帝突然开始像暴风雨一样削藩,直接把叔叔周王朱瑶当成了普通人。不到一年后,建文帝连续把五个叔叔当成普通人,杀死了湘王朱柏的家人。
汉景帝面对的汉朝诸侯王的权力也比明初的诸侯王强得多,汉景帝与这些诸侯王的血缘关系已经疏远。然而,汉景帝并不像建文帝那样不耐烦和凶猛,他的做法是有根据的。
[img]22160[/img]
在中国历史上历次削藩中,建文帝面临的威胁其实是最小的,但做法却是最不耐烦、最凶猛的。妄动刑罚不仁,国丧杀叔不孝,侄废叔不软,不念亲情不弱。
事实上,后来为建文帝殉道的忠臣高伟曾提出明朝版的“推恩令”,这是有效的,不会失去仁孝,但建文帝拒绝了。可以说,建文帝在削藩方面从未“仁孝软弱”。
总的来说,建文帝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仁、孝、弱”,而是因为他在该仁、该孝的时候不仁、该凶的时候不凶,这完全是愚蠢的。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是他自己的性格[仁孝软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