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何李积没有当场反对褚遂良的[好话]?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约8000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相继出现,国力逐渐衰落。以下就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褚遂良的“好话”,为什么让著名将领李积立即出现诈骗现场,一起来看看吧!

唐高宗永辉时期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那就是“废王立武”事件。为了实现“废王立武”的目标,唐高宗、武则天与长孙无极集团展开了多场较量。唐高宗与宰相的两次会议是最关键的,可以称之为“废王立武”的“两场战役”。

在永徽六年(655年)的一天,唐高宗召开了四位朝廷中最具影响力的宰相会议:太尉、孙无忌、司空李积、左仆射志宁、右仆射楚遂良。当时,“废王立武”在全朝都很有名,所以这四位宰相也猜测,皇帝的召唤一定与“废王立武”有关。

[img]22003[/img]

于是褚遂良说:“今天的召见一定是为了女王。皇帝的意图似乎非常坚定。如果他反对,他可能会死。太尉是陛下的叔叔,司空是国家的英雄。皇帝不应该被称为杀害叔叔和英雄。我的褚遂良出身不高,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但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英雄。让我用死亡的斗争来报答我的先帝!"

褚遂良的话似乎是善意的。他应该主动为长孙无忌和李积承担责任。然而,听了这些话后,李积不仅没有心存感激,而且立即假装生病,错过了随后的会议。唐高宗最终得到了李积的支持,赢得了“废王立武”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褚遂良的“好话”没有打动李积呢?

@ 李积和长孙无忌当时是两派人马。唐高宗刚继位时,李积兼任左仆射(实权官职),但很快就辞去了长孙无忌等人的排斥,只担任没有实权的司空。幸运的是,李积聪明老练,在长孙无忌对政敌和潜在政敌的几次打击中幸存了下来。

[img]22004[/img]

正因为如此,楚遂良的“好话”在逻辑前提下存在漏洞:他怎么知道李积必须反对“废王立武”?事实上,在“废王立武”即将全面摊牌的前夕,楚遂良的“好话”一方面是为了测试李积的真实立场和态度,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李积划入自己的阵营,防止他在唐高宗面前胡说八道。

如果李积当场反对褚遂良的“好话”,那么长孙无忌可能会先从李积开始。如果李积不反对就去见皇帝,那就等于支持了长孙无忌集团的立场,那么李积可就是在坑自己和先帝。因此,褚遂良的话似乎是善意的,但里面隐藏着两次杀戮。

但楚遂良虽然厉害,但李积更胜一筹,通过假装生病逃离险地,并在最后一刻给了长孙无忌集团致命一击!


为何李积没有当场反对褚遂良的[好话]?为什么李积没有当场反对楚遂良的[好话]?

,,,,,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书圣王羲之介绍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说到书法,我们不得不说王羲之;说到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也许我们可以讲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 虞世南出生于望族,德行淳朴 真是个好劝纯臣
  • 江都的变化,宇文化和杨广被淘汰后,立即带领禁卫军闯入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当他把虞世基拖出来斩首时,他的弟弟虞世南哭着...

  • 王羲之简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法家王羲之的生活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琅琊(今山东临沂)祖籍,后迁会稽山阴(...

  • 书圣王羲之气量狭窄,被人嘲笑,被活活气死
  • 书圣王羲之的死:三国英雄周瑜气死,我们都知道;然而,历史上第一位书法家王羲之也气死了。想想看,我真的很叹气。王羲之不是...

  • 王羲之是怎么死的?书法家王羲之累死了吗?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心研...

  • 书圣王羲之曾经是个笨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助开智?
  • 王羲之,这个名字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梁武帝说他的书法“字势雄厚,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非常崇拜他。“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