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秦晋飞水之战
飞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是东晋统一政权前秦南方东晋侵略吞并一系列决定性战役,前秦的绝对优势输给东晋,国家衰落灭亡,北方民族脱离前秦统治建立了十多个小国。东晋利用北伐将边界线推向黄河,东晋几十年来没有外国侵略。
中国东晋在飞水(今安徽瓦埠湖一段)击败前秦进攻战役。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傅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军队,向南挥手,试图一举灭晋。面对前秦的强大攻势,东晋内部矛盾暂时缓和,对敌一致。宰相谢安平静地指挥,让谢石、谢玄等8万北府兵前往淮水一线抗击。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夜渡洛涧(今安徽洛河),大破秦军前哨,斩梁成等秦将10人,歼敌1.5万人。晋以劣势兵力首战胜利,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兼程,直接逼近飞水东岸。傅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又望八公山(今安徽淮南西)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始有畏色。鉴于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傅坚依赖众轻敌,急于决战,谢玄派使秦军稍微撤退,以便晋军渡河决战。傅坚想在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然而,秦军一退却,无法复止,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导致秦军大乱。晋军乘飞机抢渡飞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当溃兵逃跑时,他们都以为是追兵,于是昼夜奔跑,饥寒交迫,死者十分之七八。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傅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这场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战争情况
南北分析肥水之战,如下表所示:战前情况 | 前秦(北方统一彝族政权) | 东晋(南方统一西晋流亡政权) | |
代国、前燕、前凉统一北方,休息十年发动吞并东晋的一系列战役,并派吕光进军西域 | 通过王谢两家的努力和平解决了权臣桓温篡位的阴谋,谢安积极缓和士族关系,稳定民族情绪,成立了北府军。皇帝上台两年,19岁 | ||
战争意义 | 为了利息兵富国,完成统一。战役的失败使北方再次陷入混战,深化各族融合。 | 历史第二个隋唐高峰期延期酝酿。南方的进一步发展。 | |
战斗准备 | 西线(益州巴西县)8万水军教练为姚昌、裴元略,中线(荆州襄阳)20多万兵力教练为慕容垂。东线(主线)30多万直系部队傅坚亲征,路上民兵40多万未到(总决策总指挥:傅坚,后方:王子) | 益州西线失利,中线(荆州江陵)10万兵力教练桓冲,东线(扬州广陵)北府兵8万教练谢玄、谢石、谢岩,豫州刺史部(豫州淮南)7000兵力教练桓伊(总指挥:谢安,后方:谢安,前线总指挥:谢玄) | |
战争过程 | 前秦先夺益州,再夺荆州江北重镇襄阳。然后傅坚从长安出发,东晋桓冲主动渡江北击,支援建康。谢玄和刘在淮南以5000兵力击败前秦猛将梁成10万兵力。在飞水之战之前,秦朝的大败是历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飞水之战的战争情况 谁是飞水之战的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