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战争的战争背景
商朝自商汤灭夏成立,600多年后,传到第31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危机四伏。据《史记·尹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绝建议,言语足以装饰错误,矜持的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都是出身”,但“好酒淫乐,爱女人”。政治上帝辛辛苦苦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爱妃妲己、飞廉、恶来等一群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导致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在东南夷军队使用军队。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百万)夷人”,帝辛也被称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导致商都朝歌(今河南省祁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原本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他住在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达吉昌时,吕尚、散宜生、太颠、洪英、南宫适等一群贤臣被重用,国力日益强大;吉昌宣传德教,积极调解各国争端,使诸侯依附。
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二归周”。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第二年又讨伐了侵袭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前1053年,姬昌向东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前1052年,攻击(今河南省沁阳市);前1051年,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被攻占。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与西部国家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到军狄的入侵,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基本完成。
牧野之战的原因
原因自然是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惩酷法,导致民心丧失,众叛亲离。二是长期掠夺东方,削弱力量,造成军事部署失衡。第三,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警惕,自食其果。第四,作战指挥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再加上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也是不可避免的。
商朝最后一位君王。名辛是帝乙的儿子,历史上被称为纣王。虽然材力过人,但拒绝装饰,耽误酒色,暴敛重刑,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纣王是殷商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勇敢、反应敏捷、文武能力强。多次征伐东夷,获得大量奴隶和财富。然而,他的奢侈和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他横征暴敛,行为暴虐,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导致微子走之,箕子以为奴,比干诫死。他认为上帝会保佑他,认为他不会灭亡。
但对商王纣来说,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纣王迷恋妲己的美丽,听从她的话。妲己喜欢歌舞,纣王让乐师涓涓创作无尽的音乐,下流的健舞。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舞蹈,妖艳迷人。因此,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设『酒池肉林』,每宴有3000多名饮酒者,让男女裸体追逐,令人难以置信。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应召入宫,因为不喜欢妲己的淫荡被杀,九侯也被杀了『醢刑』,将肉酱剁成分配给诸侯。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上油,用火炭燃烧,使犯人行其上,跌入火红的炭中,脚被烧伤,不时发出尖叫声。妲己听到囚犯的尖叫声,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笑。纣王滥用重刑,以赢得妲己的微笑。经过长期的准备,周武王看到殷纣王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于是发兵东进
牧野战的背景介绍 牧野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