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背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发生在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离中原最远的战场上进行的最大、最艰巨的战役。河南、漠南战争结束后,匈奴虽然率领部队迁徙漠北,但仍不断攻占汉朝北部边郡,试图引诱汉军越过沙漠,以易待劳,摧毁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派将军卫青、霍去病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并组织成千上万的步兵和成千上万的马来确保战斗。
漠北之战的背景是,西汉王朝在河西战役,接受浑邪王的投降后,将其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今陕西榆林地区)、朔方、云中等五县定居在黄河以南塞外,被称为“五属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汉逐渐在河西设立了武威(今甘肃民勤地区)、张掖(今甘肃省张掖以北)、酒泉(今甘肃酒泉)、历史上被称为“河西四郡”的敦煌四郡(今甘肃敦煌西)。这样,河西地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匈奴视为中原战争源地,逐渐成为稳步发展的农业生产区。后来,西汉朝迁徙了72万多名关东贫民,定居在陇西、西河、上郡、北地等地。这些措施无疑对巩固河西、河南地区、发展当地社会生产具有重要的长期战略意义。汉朝因夺得河西地区,基本扫除了西部匈奴势力,将陇西、北地、上郡军卒减少了一半。
匈奴奴隶主统治集团对其右部的惨败无能为力,对日益面临汉朝更大打击的局面无能为力。此时,曾在汉匈漠南战役中投降匈奴的翁侯赵信,已与妹妹结婚,深受重视,被匈奴视为仅次于单的显赫人物。他建议我军退居沙漠以北,引诱汉军进攻。当汉军筋疲力尽时,再次进攻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汉军死亡。这一建议,非常受到重视。
匈奴伊稚对右边的歼灭非常生气。在汉武帝元朝狩猎三年(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他带着两支军队,每条路骑着数万辆,袭击了右北平和定襄县,杀害了1000多名汉朝官员。
汉朝消灭匈奴右部势力后,解除了西方的威胁,但东北匈奴左贤王和匈奴在总部仍有相当大的实力,仍然是威胁汉北边境安全、阻碍西汉统一中国北方的强大势力。为了促进中国北方的统一,彻底消除匈奴贵族奴隶的主要政权,西汉经过近两年的经济发展、税收改革、财富积累和战斗准备,决心攻击匈奴单一的总部和左圣王。
介绍漠北之战 漠北战争的战争背景是历史上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