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东京审判】内幕:为什么日本天皇能逃脱制裁?

日本天皇逃离了“东京审判”的内幕:中国学术界和媒体一直表示,日本接受波茨坦的公告,该公告促使日本在美国、英国、中国和中国投降(以下简称波茨坦的公告为“无条件投降”,甚至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样的理解和表达,或者更能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证据:日本的投降条件是“不变天皇统治大权”

1943年11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首脑发布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三大盟国将继续坚持其重大而长期的战斗,以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其措辞与《开罗宣言》明显不同。公告第五条规定:“以下是我们的条件,我们永远不会改变,也没有其他方式。犹豫迁延,更是我人所不允许的。从那以后到第13条,就是各种条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13条:“我告诉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这一行动的诚意给予适当保证。此外,日本将很快被彻底摧毁。”

【东京审判】内幕:为什么日本天皇能逃脱制裁?

必须强调的是,首先,开罗宣言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对象是“日本”,而波茨坦公告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对象是“日本武装部队”;第二,《波茨坦公告》第五条是“以下为我人的条件”,即“促使日本投降”是有条件的;@ 《波茨坦公告》第十三条“通知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没有否认日本政府的“合法性”。这是我们了解日本是否“无条件投降”的关键,包括保留“天皇制”的含义。这是我们了解日本是否“无条件投降”的关键,其中包含了“皇帝制”的含义。当时,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在他的“外交笔记”中写道:“我读了美国播出的公告。很明显,盟国并没有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因为该公告写道“以下是我们的条件”。同时,必须强调的是,这是美国在反复辩论和权衡利益后做出的政策选择,对日本在“不改变皇帝统治权”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用原子弹迫使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30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在会见记者时公开表示:“我认为三国公告重申了开罗会议的精神。政府认为它没有价值,所以它被“杀死”了。我们将继续朝着战争的方向前进。”

看到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决定按照既定政策使用原子弹,彻底摧毁日本的抵抗意志。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B-29型轰炸机“爱诺拉·盖”号在广岛上空1万米处投下了第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告诉日本政府,由于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苏联和平调解的基础已经丧失,苏联将在9日后与日本发生战争。8月9日,美国向长崎投下了第二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两颗原子弹造成14万人和7万人死亡(正负误差1万人),迫使日本做出最终选择。然而,在8月9日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以“保护国家”为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或应附上独立撤军和复员、独立惩罚战犯、占领不保证三个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形成首相、外相、海相对参谋长、军事指挥部长、陆相三对三。为此,铃木贯太郎向天皇提出:“仰圣上是根据圣虑做出决定的,并以此作为会议决定。为此,天皇做出了“第一次圣断”:波茨坦只接受波茨坦的公告,以确认皇室和皇帝的统治权。

因此,东乡茂德向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发布了一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文:“帝国政府注意到,昭和20年(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并发表,苏联政府签署的《中国公告》所列条款不包括改变皇帝统治国家权力的要求。基于这一理解,帝国政府接受了上述公告。帝国政府认为上述理解是正确的。希望立即对此表示明确的意图。”

8月11日下午,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回电日本:“自降伏以来,皇帝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威将‘subject to为实施降伏条款而采取必要措施的盟军最高司令官。”复电中“subject to“为了避免刺激军方,外务省将其翻译为“限制”,而陆军省则翻译为“隶属”。因此,“强硬派”再次表示不可接受。8月13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再次表决,形成“三对三”局面。最后,天皇做了“第二次圣断”:接受波茨坦的公告。8月15日,日本播出了天皇亲自宣读的《大东亚战争终结之诏书》,即“玉音放送”。同日,日本各大报纸全文刊登了《终战诏书》。

1945年9月2日,天皇和政府代表重光葵、武装部队代表梅津美治郎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的投降书不能理解为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和驻扎在日本控制下的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向盟友投降。”

【东京审判】内幕:为什么日本天皇能逃脱制裁?

日本天皇逃脱了战争责任,美国帮助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必须明确的是,是否“追究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和“保留天皇制”是不同的概念。此外,在战后早期,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和保留天皇制并不是美国的“既定政策”。

1945年9月12日,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份题为《日本皇帝和皇帝制度的处理》的文件:(1)盟国强制审判皇帝作为战犯,这将引起所有日本人的厌恶,扰乱占领军队的工作。若天皇主动退位,国际军事法院可对天皇进行研究,若证据确凿,应起诉。(2)如果皇帝在占领期间死亡或退位,他的长子和12岁的皇太子就位,由他人摄政。

然而,皇帝不仅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而且皇帝制度仍然得到保留。为什么?东京审判长魏波在宣判结束后会见记者时回答说:“让皇帝免于审判无疑是基于对盟国最有利的考虑。”首席检察官基南也表示:“让皇帝免于审判是盟友的政治决定。”

“东京审判”后,日本国内外曾要求天皇裕仁退位。裕仁本人也曾萌生退意。1948年7月9日和9月22日,宫内主任官田岛岛治的田岛道治日记、同年9月1日、9月29日首相芦田均的《芦田均日记》均有相关记载。然而,麦克阿瑟也表示反对,因为麦克阿瑟“基于对盟国最有利的考虑”。为此,裕仁天皇特命田岛道治致函麦克阿瑟表示感谢。

@ 皇帝的豁免、皇帝的任命和皇帝制度的保留都是美国基于战略利益的政治安排。日本利用这一考虑,“它不仅成功地保护了这个国家,而且还成功地保留了战后皇帝国家的核心。”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一种“错误的常识”。


【东京审判】内幕:为什么日本天皇能逃脱制裁?【东京审判】内幕:为什么日本天皇能逃脱制裁?

,

  • 罕见的胜利:清灭前派舰从日本夺回东沙
  •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切断台湾岛和澎湖岛。南海东北大门开放,日本成为清末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威胁。日本打着“繁...

  • 李鸿章是土豪劣绅:资产约10亿元
  • 不用说,李鸿章有钱。他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为中国一代洋务,不可能帮助五兄弟“脱贫致...

  • 谁是中国抗日英雄名录中唯一的日本人?宫川英雄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宣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以永远铭记抗日英雄的不朽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战犯也有血有肉:揭秘一个真正的土肥原贤二
  • 土肥原贤二是侵华战犯,早已被淘汰。然而,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土肥原贤二,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土肥原贤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土方岁三有什么样的身世?土方岁三的师傅是谁
  • 土方岁三简介是这样的,他是幕府末代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人物。土木方三出生平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土方岁三没出生前父亲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