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战]军情解剖

官渡之战军情解剖:官渡之战是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是决定袁曹谁是北方霸主的关键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合并了公孙赞之地,然后决定出兵攻打曹操,拉开了官渡之战一年的序幕。首先,笔者认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绝非偶然或侥幸。作为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有反驳侥幸理论的观点。

官渡之战的背景应该从曹操和袁绍的破裂开始,曹操和袁绍的破裂应该从“威胁天子”开始。

曹操与袁绍的正式破裂始于曹操对天子的奉承。曹操的“威胁天子”是袁曹正式破裂的象征。曹操奉迎天子后,袁绍对此非常不满,“耻班在太祖下”,拒绝接受太尉的职务,“转为将军”勉强接受,封叶侯也拒绝接受。然而,袁绍对曹操的不满只是因为曹操率先“威胁天子”或“太祖下耻班”这么简单吗?如果是这样,曹操的“天子”就不能作为袁曹两家正式破裂的标志。作者认为曹操的“威胁天子”是袁曹破裂的标志。原因是:首先,袁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袁绍本人曾说过要“南据河,北阻燕,代,军狄,南争天下”。二、曹操“威胁天子”让袁绍明白,曹操要和他争天下。3、从那时起,两家公司再也没有过去的互助行动,而是相互防御。袁绍派兵攻打公孙赞,解决后顾之忧;曹操也趁机平息了周围的威胁。4年4月,建安派兵进攻河内,消除了隋固部队,他想投靠袁绍。此外,出于推测,如果袁绍在曹操“威胁天子”时没有公孙赞的限制,他很有可能立即出兵攻击曹操。袁绍一消灭公孙赞,就决定立即攻击曹操,这隐约透露了袁绍消灭曹操的意图。

三国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战]军情解剖

官渡之战期间,袁曹两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年师出,人民疲惫不堪,仓余没有积累”。军队连年出征,需要修养。因此,田峰和郁教反对立即出兵。然而,袁绍很难,曹操比袁绍更难。因此,袁绍灭公孙后立即出兵,利弊参半。袁曹之决斗时,袁绍获胜的机会相对较大。

袁绍消灭公孙赞后,决定出兵攻打曹操,但军事行动缓慢,使曹操趁机进行全面战略部署。刘备四年十二月在徐州反,五年春曹操亲征刘备,俘获刘备妻小,降关羽。2月,袁绍开始发动进攻,先遣郭图、淳于琼、颜亮攻打白马。曹操用荀攸声东击西的计划杀死颜亮,解开白马之围,荀攸用行李诱敌,在延津南杀死文丑。八月退守官渡,与袁绍相持,期间派曹仁平定汝南叛乱。10月,许攸投靠曹操,得到袁绍具体军事情报的曹操出兵袭击乌巢,杀死将军淳于琼。袁绍的军队崩溃了,袁绍和袁谭弃军逃走了。袁绍派往攻打官渡的张和高光投降曹操。曹操追击袁绍败兵,“尽收他的行李、书籍和珍宝,俘虏他们”。此后,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一败涂地告终。

曹操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是在官渡之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包括统军治军、纳谋用计、临阵决机等。,远不如袁绍。

官渡战争初期,曹操用两个策略:东击西、弃行、诱敌,分别砍掉了袁绍手下的两位将军,影响了袁绍军队的士气。乌巢在相持阶段的奇袭,将一直处于官渡战役防御状态的曹操转变为战役进攻,是整个官渡战役的转折点。在奇袭乌巢的战略规划中,袁绍方叛变的徐友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果徐友没有叛变袁绍,给曹操带来袁绍军的信息,曹操可能会在官渡输给袁绍。

作者认为,即使没有许攸来投,曹操也很有可能采取攻击乌巢的策略,原因如下:

一、粮草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云“军没有行李就死,没有粮食就死,没有委积就死。没有粮草物资供应,军队将无法生存,因此断敌粮道是战争中常见的策略。在袭击乌巢之前,曹操派人抢劫了袁绍的粮草行李。历史上有“袁绍运谷车数千辆,公用荀攸计划,遣徐晃,史松邀击,大破之,烧车。袁绍的谋臣抑授也曾劝说袁绍“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破曹公之钞。但袁绍没有采纳。由此可见,粮草行李在两军交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抢粮也是兵家用兵的惯用手段。

二、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做到即知己,又知彼?《孙子兵法》又云:“明君贤将,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人,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即使派使人收集敌人的情报,从而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行为。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为“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都传遍世界。“,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并不深入。在官渡战争中,曹操不会忽视派人收集敌人情报的军事基本知识。因此,曹操肯定会一直派人询问袁绍军队的总体趋势,从而了解三个基本信息:(1)粮食储存地点-乌巢;(2)粮食将军春玉琼;(3)粮食士兵人数-1万至2万人。在此之前,曹操抢劫了袁绍军粮一次,证明曹操一直有详细的情报工作。

三国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战]军情解剖

曹操决心袭击乌巢。@ 曹操军在当时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了,“军乏食”,“人民疲惫,多叛逆”。与袁绍相比,曹操在经济上无法支持持久战,“利在于急战”。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曹操孤注一掷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正如贾旭所说:“公开胜绍,勇敢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四胜半年不确定的,顾万全也是。必决其机,一瞬间就可以定也。曹操不能“顾万全”,必须“决机”,这是曹操下决心的最重要原因。@ 曹操对守备粮草的将军淳于琼了解多少?早在灵帝时期,曹操就和淳于琼一起从事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和右校尉。因此,曹操或多或少地了解淳于琼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曹操下定决心攻击乌巢的原因之一。第三,曹操之前也组织过抢粮行动,并取得了成功,对曹军来说,起到了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

@ 曹操在没有徐游带来更准确的情报的情况下,也会采取攻击乌巢的策略,但以防万一,攻击部队的数量应该增加到8000左右,发动攻击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晚。因此,笔者认为,曹操在官渡战役中击败袁绍不是偶然的或侥幸的,而是真正依靠曹操的军事才能击败袁绍的。徐游的反叛事件只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国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战]军情解剖三国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之战]军情解剖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