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25日,国民党军第52军第58师师师长王家善率领8000多人在营口起义,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东北战场国民党军的重大起义。
黑龙江省巴彦县康庄乡大板房屯人王家善(1903-1979)。1928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事件发生后,1932年,60多名士兵参加了巴彦抗日游击队,担任副司令,东北抗日勇军松北地区总指挥。1933年,投靠日军,任伪满黑龙江省警备司令部参谋,同年12月再次赴日军大学学习。在此期间,王家善利用假期秘密潜往南京,何应钦委他为中校,让他在东北视机活动。学习期满后,回东北任伪满治安部科长。1943年任伪满军第七旅长。
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党松江地区指挥官,1946年担任东北少将高参。1945年,他被任命为国民党军安全纵队总司令,后任国民党独立9师师长。1947年6月6日,王家善看穿了国民党的直系阴谋,试图用共产党的手铲除自己的阴谋,迫使各团营迅速从凤城、大孤山、秀岩逃离军队,聚集在营口大石桥上,并自愿坚守营口和大石桥。6月16日,辽南独立师1团收复大石桥,歼灭国民党独立9师27团一营,俘敌350余人。23日,国民党独立九师一部在营口,一部北占大石桥,在辽南独立师对峙。29日22时30分,辽南独立师开始攻打大石桥,仅10小时就杀死了国民党独立三师师长和8团以下600多人;俘虏了7团以下18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辽南独立师伤亡370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三团六连被命名为“盘龙山英雄连”。晚上17点,辽南独立师主动撤出大石桥,到汤池休息。当天,国民党25师占领了大石桥。
7月5日,国民党独立9师师长王家善以营口市市长的名义发出公函,敦促征用军粮。同时,以城防司令的名义征集民夫,抢修城防工事。8月中旬,11万名民夫被征用,花费了大量资金修建了一条20华里长的护城防线。同月,国民党驻营口独立9师正式改名为58师,由52军军长秦义之指挥。
[img]20304[/img]
为争取王家善,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派石迪到瓦房店主持辽南情报站工作,称辽南军区政治部联络处。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石迪将被俘的东北保安第四总队上校参谋廉荣春释放回营口。廉荣春在第58师的临时编辑中,首先发展了独立第9师第三团少校团附刘凤卓为地下工作人员,然后发展了上尉连长赵百禄、上尉副官张海涛、吴国璋等6人的外围关系。他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注于争取王家善率领部起义,并以多种形式秘密发展进步势力。
1947年10月初,第52军副军长郑明新在营口设立了前进指挥所。王家善的城市防御指挥官被架空。在粮食供应方面,第58师经常缺粮,士兵们吃不饱。廉荣春等地下工作组,利用暂编第58师的困难,加强了对王家善的反叛工作。11月15日左右,廉春荣等人在“汇海楼”餐厅召集活动小组开会,研究起义计划。由于58师2团团长粗心大意,事机不密,被国民党52军前进指挥所侦知,起义被迫放弃。由于身份暴露,廉春荣、张海涛、吴国璋不得不退出营口,工作留给刘凤卓,刘凤卓没有暴露身份。
东北民主联军于1948年2月解放辽阳,围攻鞍山。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经过多方努力,王家善终于下定决心起义。2月23日、24日,王家善派第三团附属刘凤卓、作战科科长王文祥代表大石桥与中共东北局辽南军区司令吴瑞林会谈。经协商,双方达成协议,决定解放军在25日上午向营口发起假攻时,由王家善起义。
2月25日黎明时分,辽南独立教师对营口防御区发起了假装袭击,枪声非常激烈。王家善借此机会向52军副军长郑明新建议,召开紧急城市防御会议,请各机关领导共同研究城市防御计划。郑明新同意王家善的意见,同意会址在58师司令部,下午2点。
11时,王家善召开营地以上军官会议,90%以上的军官同意起义,讨论国共两党的政治、军事形势和营口。于是,王家善正式宣布起义命令,全体官兵表示坚决执行命令。
下午2点,营口市国民党军政首脑准时到58师司令部出席城防会议。王家善主持会议,52军副军长郑明新、营口市市长袁宏奎先后发言。下午3点,全市戒严。3:30,一声响起,机枪和冲锋枪一起伸进会议室窗口。国民党营口市党部书记长王惠久、营口市市长袁宏奎、营口市三青团主任陈秀实、52军副军长郑明新、营口市交警总队队长李安、营口市警察局长曹启林等38名军政领导和随行人员(其中21名司机和卫兵)被抓获,扫清了起义的障碍。
晚上7点,58师司令部大楼凌空起了三颗照明弹,王家善部正式宣布起义。突然,枪声、杀声四起,全城笼罩在战火硝烟中。在58师3团的配合下,辽南独立师一部从老爷阁向西发起攻击;另一部从扬武门到德胜门一线向西包抄,战斗异常激烈。交警总队以“瑞昌城”为依托,犹豫不决,垂死挣扎、几栋坚固的建筑,如“兴亚银行”(郑明新公馆),都在顽抗。辽南独立师和58师突击队一步步逼近,包围敌人。经过9个小时的激战,第二天凌晨,城防司令部和交警总队2000多人被歼灭,所有这些都恢复了重要的交通港口营口。营口市第三次解放。
5月16日,起义部队被命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师,王家善为师长,谢甫为政治委员,唐仕林为副师长,张和为参谋长。1949年3月,独立第五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7师。王家善还是老师,张子珍是政治委员,被纳入第50军建制。军长曾泽生(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将领,1955年授中将称号),这支军队得到了“重生”的改造,很快成为一支坚决反对反动统治、忠于为人民服务、为中国革命彻底胜利而战的新型人民军队。王家善以新的战斗态度投身解放战争,率部参加平津战役、鄂西战役、成都战役、解放大西北战役,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
王家善于1955年获得二级解放勋章。
鲜为人知,王家善部起义彻底封杀了东北国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