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蒙古分为四部分:和硕特、准噶尔、土尔胡特和杜尔伯特。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先后兼并土尔胡特部和硕部牧地。准噶尔部在加尔丹执政时更强大。随着准噶尔势力的不断扩大,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沙皇俄国也在疯狂扩张,不断煽动加尔丹叛乱,以占领中国西北。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加尔丹终于率领军队进攻喀尔喀蒙古。
1688年,加尔丹亲自率兵攻占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匆匆逃往漠南,向清廷求助。康熙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并命令加尔丹停止战争。加尔丹不但不听,反而带领军队南下入乌珠穆沁。康熙下令征集兵马,准备北上,面对噶尔丹南下猖獗的局面。1690年6月,康熙亲征分为两种攻击方式:左路军从古北口(今河北滦平南)出发、右路军从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迂回北进,准备在乌珠穆沁地区消灭噶尔丹。康熙亲自指挥,命令塞外地区将领带领各部门协同作战。右路军北进初战不利向南撤退。加尔丹乘势南下,抵达乌兰布通。清左路军也抵达乌兰布通南侧,与右军会合。马兰布通地势险要,噶尔丹背山水阵列。清军隔河布阵。八月初一,两军交战。清军首先集中火枪轰击噶尔丹驼阵,将驼阵断成两部,然后渡河进攻。嘎尔丹战败,仓皇北撤。
[img]19348[/img]
卡尔丹战败后仍然没有放弃,他召集了旧部门,试图东山再起。为了防止卡尔丹再次南下,康熙加强了边防准备,稳定安抚了卡尔卡蒙古贵族,并特别训练士兵使用火枪。
1694年,清廷诏噶尔丹联盟,噶尔丹不仅抵抗命运,还入侵喀尔喀。康熙决定引诱他南下一举歼灭他。为此,清军积极准备战前。
1695年9月,加尔丹率领3万骑兵大举内犯。第二年2月,康熙调动9万军队兵分三路亲征。他亲自率领的中路军经科图(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向漠北挺进,接近敌人。嘎尔丹得知康熙亲自率领精锐前来,而清西路军已经过了土刺河,恐怕被攻击后连夜西逃。5月13日,清西路大军抵达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部),与噶尔丹军相隔15公里扎营。昭莫多地区多森林。清军将领采取以逸待劳、设伏截击的策略,将主力隐藏在树林中,并派出400名骑兵诱使加尔丹军进入设伏地点。果然,加尔丹率军追击,试图攻占清军控制的山头。清军将领孙思克率军驻守,双方激战。费扬古趁机指挥伏军迂回到敌后,分兵攻击阵后家属和行李。加尔丹军大败。清军乘胜追击,俘虏了数千名敌人。嘎尔丹西逃跑。
当加尔丹率军东侵时,后方叛乱。1697年2月,康熙再次亲征。加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
嘎尔丹如何带领部落不断扩张?
[img]19349[/img]
加尔丹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第六个儿子。1670年,噶尔丹杀死了他的兄弟,继承了台吉的地位。随后,他出兵俘虏了叔叔楚琥尔乌巴什,并攻占了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1678年2月,他率军攻青海,行军一天后,以免清兵从甘肃关外阻断后路,半途而废。1679年夏天,加尔丹两次出兵攻占哈密和吐鲁番。西藏达赖喇嘛曾封噶尔丹为“博硕克图汗”。1680年,应达赖喇嘛的邀请,加尔丹出兵参加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与“黑山派”的斗争,抓住机会夺取南疆。加尔丹率军通过阿克苏、乌什等地进入喀什嘎尔(今新疆喀什)。叶尔羌王伊斯玛伊勒汗子巴巴克苏勒坦出兵迎击,兵败身亡。占领喀什噶尔后,加尔丹夺取了叶尔羌,俘虏了伊斯玛伊勒汗。到目前为止,噶尔丹还拥有四卫拉特,控制着南疆地区,随后他转向攻打漠北喀尔喀蒙古。
嘎尔丹死后,清是如何平息准噶尔地区的贵族分裂的?
加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成继位。在沙皇和俄罗斯的支持下,阿拉布坦不断袭击清军驻扎在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地的重要军事城镇,并派兵入侵西藏。康熙及时派兵协助西藏驱逐准噶尔的反叛势力。康熙去世后,雍正继续平叛。雍正五年(1727年)冬,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儿子嘎尔丹策零继位继续叛逆。雍正六年后,清军多次征缴噶尔丹零叛军。
十年七月,噶尔丹率军袭击了驻扎在塔半尔河的清军。8月初,清军3万精骑夜袭,准噶尔军败逃。清军乘胜追击光显寺歼灭敌人,噶尔丹零被迫投降。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发生内乱,达瓦齐继位。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廷以5万精兵直击伊犁,达瓦齐被俘。不久,降清的阿睦尔撒纳聚众叛乱。二十二年春,清廷派兵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军,叛军崩溃,阿睦尔撒纳逃往沙俄。至此,清军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
在这场战争中,清平定噶尔丹的叛乱持续了8年,并连续发动了3次进攻。噶尔丹叛乱的平静不仅维护了西部边境的和平,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远程作战经验。
历史战争:康熙皇帝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