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未知的王玄策,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官。从唐初贞观17年到龙朔元年(643年)―661年)三次出使印度使节(一说四赴印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晋升为朝散医生。
公元641年,由于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到唐朝,他以副使节的身份回答了他的信息。然后,第二年,他作为一名正使再次前往印度,被卷入王位篡夺事件,创造了“一人毁一国”的传奇纪录。
据说,22年来,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唐太宗派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
中天竺王的尸体罗逸多刚刚去世,国内一片混乱。他的大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发动政变,目中无人。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派了2000名士兵伏击。
王玄策只骑了30次。虽然他努力奋战,但双拳难敌四手。最后,因兵少,王玄策从骑多死亡。玄策被俘拘留,各国贡品也被阿罗那顺掠夺。
[img]18893[/img]
夜色中,王玄策和蒋师仁越狱而出,并在戒日王之妹的帮助下,血洗这仇。
他从印度大陆北上骑马,穿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为目标,一路来到尼泊尔王国。在这里,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吐蕃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借了7000名骑兵。
继续呼吁临近唐各部军府的节度使和附近唐藩属国,集兵马万余人,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直奔天竺。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派兵1200人帮助玄策。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率领两国8000多人直奔中天竺茶和罗城,三天三夜与阿祖的数万军队展开激战。
王玄策利用地形布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势,杀死数千名敌人,溺水1万多人,俘虏1万多人。他还巧妙地布置了“火牛阵”,摧毁了阿祖亲自指挥的7万战象部队,斩首了3000多级,逃兵淹死了河里的数万人。
王玄策一战击败天竺数万象军。天竺王大惊小怪,守城不出。玄策全心全意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伎俩,比如梯子、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300人,天竺兵将溺水溺水者1万余人,被俘1万余人,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他是唐朝最强的外交官[一人灭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