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清军入关,明朝灭亡。自洪武元年(1368年)成立以来,大明帝国已经存活了277年。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自成在清廷被赶走,控制北方后不久,明神宗孙福王朱由松于崇祯十七(1644年)于5月15日在南京成为皇帝,建立了红光政权。作为南明的第一位皇帝,朱由松没有野心,也没有野心。朝廷党争不断,政局动摇。在清军的进攻和大臣的内讧中,红光政权于红光第一年(1645年)5月22日结束。
前仆后继。六月二十七日,明太祖九世孙唐王朱玉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建立隆武政权。朱玉键虽然有光复大明的志向,但军政大权却被当地实力派郑芝龙控制。朱玉键被称为皇帝,实际上是傀儡,处处受到威胁;在政权内部,文官和武官之间的矛盾加剧,内斗不断。郑芝龙选择向清廷投降。隆武二年(1646年)8月28日,在清军的进攻下,朱在逃亡途中被俘,隆武政权灭亡。
[img]18829[/img]
事实上,隆武政权的混乱远没有那么简单。朱玉键多次面临同宗的挑衅和威胁。第一个跳出来的是鲁王朱以海。朱以海是明太祖十世孙,位于浙江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实力雄厚。朱成为皇帝的第二天,也就是龙武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当地抗清义军和故明官员的支持下,朱在绍兴宣布“监国”,与福州的朱争夺皇统。两个政权各司其职,势同水火。
就在唐、鲁二藩狗撕猫咬的时候,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也想到了皇帝的瘾。说起来,朱亨嘉远无法与朱玉键、朱以海相比,他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朱亨嘉的祖先是朱元璋的兄弟朱兴隆,朱兴隆早逝,被朱元璋追死为南昌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朱兴隆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封地为广西桂林。200多年后,朱亨嘉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继承靖江王。
在宗室诸王仲,朱亨嘉谱系最远,别人是一字王,他是二字王,地位不高。虽然身份不占优势,没有继统资格,但朱亨嘉却有一颗骚动的心,试图谋取大位。洪光政权灭亡后,时局大乱,远在广西的朱亨嘉“以勤王为名,有妄窥神器之心”。当然,朱亨嘉有野心膨胀的理由,当朱守谦分封广西时,“马皇后……由东宫仪卫赐之。如今东宫无人,给不就像东宫!真的够雷人的。
朱亨嘉多年来一直是靖江王,在广西很受欢迎,也很有影响力。他觊觎王位的想法,得到了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的支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此好事,一拍即合。为了演好这出戏,杨国威等人三次上章劝说,朱亨嘉半推半就。他在隆武元年(1645年)8月初三穿着黄袍,坐在南方,自称“监国”。继鲁王朱以海之后,他成为了另一位与隆武帝朱玉键分庭抗礼的政权领袖。
朱聿键称帝在前,朱亨嘉监国在后,很明显后者是非法政权。朱亨嘉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想起了明太祖、建文帝和明成祖。明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洪武年号结束。后来,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迪造反,不承认建文政权,称当年为“洪武三十二年”朱亨嘉干脆改元“洪武二百七十八年”,改桂林为西京,旨在效仿明成祖,与隆武帝朱玉键抗争到底。
[img]18830[/img]
朱亨嘉自力更生后,朱聿铭很生气,但他无能为力。他不得不通过加封大学士学位和其他手段赢得广东和广东的总督丁魁楚,并希望在丁魁楚的帮助下杀死朱亨嘉。丁魁楚是一个明智的人。经过测量,他认为朱玉键
比朱亨嘉更可靠、更长久。当年8月22日,丁魁楚派出数千名精兵袭击广西东门梧州。朱亨嘉匆匆面对战争,失败后逃回桂林。9月5日,丁魁楚来到梧州,生命部将对桂林发动总攻。9月25日,靖江王邸被捕,朱亨嘉被活捉,“伪洪武政权”灭亡,前后共存52天。
十月下旬,朱亨嘉被押解到广东肇庆。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丁魁楚派人将朱亨嘉抵押到福建福州。龙武帝朱聿键想杀朱亨嘉,却担心落得屠杀宗室的骂名,于是下诏废朱亨嘉为普通人,并“命锦衣卫王之臣用心保护,无疏虞”。同年4月,朱聿键“安置靖臣于连江(今福州市连江县),智奉新王严加印章,不允许见一人,透出一字”。为灭绝后患,朱聿键派锦衣卫将朱亨嘉勒死,“托言暴疾死”。此外,朱亨嘉被俘时,四岁的长子朱若极逃出,后出家为僧,自称苦瓜和尚,后化名石涛,成为清初著名画家。
明朝灭亡后,他加上了黄袍 洪武二百七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