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函谷关之战
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318年,赵、楚、魏、韩、燕等五国共同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说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如果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的所有国家都共同攻破函谷关,那么历史就会被改写。
[img]17695[/img]
函谷关
当时,秦国越来越强大,开始向东扩张,张毅的连横战略使各国认为秦国是一个严重威胁。在各国诸侯的想法下,魏王驱逐张仪,任命公孙衍为相,采取“合纵”战略。后来,在魏相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推荐楚楚楚楚王为所谓“纵长”,组织五国联军共同攻击秦。公孙衍还联系了义渠国,希望他们配合联军行动,在后方攻击秦国。
秦国不希望送上千匹尚好的文绣和数百名女性到义渠,这样可以缓解义渠带来的危险,然后派兵到函谷关迎战诸国。但联军各有各的计划,没有办法统一。比如楚国和燕国受到的威胁不大,态度也不是很积极。事实上,只有魏、赵、韩三个国家在与秦军作战。五国联军最终被秦国打败,开始撤退。后来,易渠君认为秦国太强大了,让他扩张对自己也很不利。当秦国攻打五国时,他出兵攻打秦国李波。秦军匆匆迎战大败,但这场战争并不影响全局。公元前317年,秦派楚里疾出关迎战联军,在修鱼这个地方大败联军,杀死了8万多名韩军主力,此后关东诸国大为震惊。
为什么齐国不参加函谷关战争?
有人说为什么齐国不参加函谷关之战?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东方国家都害怕秦国的实力和张毅的连横战略,但当时仍然非常强大的齐国不会害怕秦国,所以他们没有参加魏、赵、韩、燕、楚联盟秦国的函谷关之战。
[img]17696[/img]
齐国地图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它分为两个时代:姜齐和田齐。姜齐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名字。此时,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此后,姜齐的齐康公被田和放逐,田和自立为王,成为田齐的天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列为诸侯,因此姜齐被田齐取代,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最早出现在西周,当时周武王为了奖励功臣和宗室,封赏诸臣。因此,他是姜尚姜太公的师父,被封为营丘,国名为齐。这就是姜齐后来的由来。此后齐国发展商业,还利用鱼盐的利润作为诱惑,使人口大幅增加,很快齐国成为一个大国。齐国登上齐桓公位置时,他任命管仲为相,决心改革齐国。他还实施了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战略,实现了向人民藏兵。在他打出“尊王熙夷”的旗号后,向北攻打山戎,向南攻打楚国,齐桓公很快就成了中原霸主。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此后姜齐被田齐取代,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为什么齐国不参加揭秘函谷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