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期间,普鲁士军伤亡官兵约3900人,而奥地利和萨克森军伤亡总数约7500人。在菲特烈的独力指导下,普鲁士兵成功地发挥了超出世界预期的战斗效率。尽管对菲特烈来说,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实验,但他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菲特烈与冯·施维林元帅谈到了这场战斗。他曾对元帅说:“如果施维林当时指挥我的左翼,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结果。“由于普通军队左翼的过早躁进和奥地利军队道恩的指挥,菲特烈上演逆转剧《用2万人摧毁4万军队》的野心成为了一场普通的胜利。然而,这是菲特烈第一次有计划地运用“后退诱敌、斜战列”的概念进行战斗。因此,可以说,这是他未来发展战术规则和战术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虽然布登巴洛克是一名老将,但他的勇敢在70岁时减少了。菲特烈可以放心地给他加重右翼的攻击矛,这是对他能力的最佳肯定。虽然年迈的李奥波特王子也是骑兵战的好将军,但菲特烈唯一遗憾的是,他们破坏了菲特烈希望压缩全歼奥军的计划,因为他们过于积极、独断和侵略性。耶茨将军的表现是正常的,但我无法想象5000名步兵抵抗2万名奥地利军队的积极压力。我们还可以发现,菲特烈几乎所有人都使用耶茨作为他的盾牌,这可以说是一名防御专家。
[img]14432[/img]
奥地利军队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值得称赞。洛林王子的积极行动和快速进军确实是将军们最大的进步。虽然他的战术指挥能力仍然不如菲特烈,但这是他第三次输给菲特烈。在这场战斗中,道恩将军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冷静谨慎的用兵态度,他也将成为未来重挫菲特烈的顽强敌人。虽然战争过程和终盘有点出乎菲特烈的原始意料,但击退奥地利军队是不争的事实。
[img]14433[/img]
虽然奥地利军队没有被完全摧毁,但菲特烈在战后松了一口气,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刚才的情况和鼻子一样高。”。可以看出,他仍然很高兴看到苏尔会的胜利。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它是可以接受的。
索尔战役的战后总结是什么?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