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腓特烈威廉于1740年5月30日继承了普鲁士王位,被称为腓特烈二世,也被称为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腓特烈大帝。普鲁士是一个新兴的欧洲强国,因为它是一个被敌人包围的内陆国家。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持其强国的地位,有必要向外扩张。腓特烈即位后,继续实施其父腓特烈一世的扩张政策。1740年12月16日,腓特烈以奥地利王位继承为借口,入侵西里西亚,造成既定事实,迫使奥地利改变过去与英国和荷兰联盟反对法国的传统态度,向法国和俄罗斯寻求帮助。腓特烈利用英国试图夺取法国殖民地,与英国结盟,对抗法国、俄罗斯、奥林匹克、瑞(典)和萨(克森)五国联盟。
1756年,腓特烈得知俄罗斯鼓励奥地利对普鲁士开战。他认为,如果奥地利准备好再次战斗,就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先发兵进攻。8月27日,他率领7万军队突然入侵萨克森,9月10日占领了当地首府德累斯顿。欧洲各国大为震怒,决定从各个方面派出50万军队围剿腓特烈。到1757年10月,俄罗斯军队已经入侵东普鲁士,法国军队占领了汉诺福,奥林匹克军队进入了西里西亚,法国和奥林匹克联盟也从西向柏林靠近。面对危机,腓特烈派李华尔德元帅率2.5万人迎战8万俄军;派贝芬公爵率4.1万人对抗10万奥军;自11月4日以来,他率3.2万人到达罗斯巴赫迎战法奥联军。
[img]14124[/img]
普鲁士在科林战役后的战略形势极其严峻。整个欧洲都在向普鲁士推进。萨克森和西里西亚在普鲁士南部有奥地利主力,与腓特烈的普通军队对峙。正东有8万俄罗斯军队进攻东普鲁士,被普鲁士列瓦尔德元帅挡住。然而,普通军队在9月份的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中击败了阿普拉什金元帅的俄罗斯军队。幸运的是,阿普拉什金也很惊讶。再加上供应困难,他在战后撤退了。因此,他被女沙皇解雇了。
8月,黎塞留公爵元帅的法国军队迫使英国王子威廉·奥古斯都
(坎伯兰)(Cumberland)由公爵指挥的英国汉诺威联军投降,柏林以西汉堡-不莱梅-汉诺威方向开门。幸运的是,法军作战不积极,黎塞留本人是个花花公子,浪费了乘胜前进的机会。腓特烈将布伦斯威克的费迪南亲王派往西方。从那以后,费迪南德一直独立。只有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小联合部队才能解决西方法国军队的所有进攻。1757年后,西方方向再也没有成为腓特烈的麻烦。不得不说,布伦斯威克亲王费迪南德元帅是腓特烈手下真正的帅才。
此外,在西南方向,法国将军夏尔·德·罗昂,黎塞留副司令
(苏毕兹亲王)(Soubise)会见德意志诸侯联军(他们聚集在奥地利皇室神圣罗马帝国的旗帜下),总兵力超过6万人,穿过萨克森前来攻击腓特烈。腓特烈现在是四面楚歌,但他有内部作战的优势,希望利用联军合作的错误,集中力量迅速突破。
罗斯巴赫战役的战前形势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