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两支以教练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一是南宋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二是明代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
岳家军是在岳飞集结收容其他宋军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础不错。戚家军的基础是一群从未打过仗的农民。戚继光以严格的纪律、先进的武器和多变的阵型,将这些农民训练成一支强大的特种部队。
戚家军纪律严明,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临阵诈称病人,斩首;临阵抛弃军器的人,斩首;临阵退缩的人,斩首;一人退却,一人斩首,全队退休,队长斩首,队长殉职,全队退休,全队斩首;至于杀平民冒功奸淫的女人,毫无疑问会死。
在武器方面,齐家军一般配备先进的鸟枪。为了增强鸟枪的杀伤力,还使用了强大的“虎蹲炮”。这是一种杀伤力很大的现代火炮,因其射击时像老虎蹲着而得名。
[img]12688[/img]
@ 齐家军还配备了特制的军刀和铁甲。有人评论说,当时齐家军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一。
在阵型上,戚继光发明了一种鸳鸯阵型。这种阵型以12人为基本单位。在战斗中,长短武器的相互帮助可以随着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面对小型日本海盗和集团作战非常实用。
现在是戚家军的战果。自戚继光成立戚家军以来,从南到北都没有失败过。
戚家军是为了抵抗日本海盗而诞生的。日本海盗被铲除后,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北上抵御蒙古入侵。戚继光守卫蓟门时,蒙古军队无法进攻,转而攻打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帮助辽东守将李成梁撤退蒙古军队。
1588年,戚继光死于家乡,终年60岁。戚继光死后,戚家军继续存在。首先,他抵抗蒙古军队,参加“万历三大征”,然后在抵抗后的金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621年,明天启元年。
当年3月,后金主教练努尔哈赤率领沈阳。就在沈阳危在旦夕之际,两支援军星夜驰援。
这两支援军,一个是著名女兵秦良玉派来的川军,一个是以戚家军为主的浙军。
[img]12689' />
虽然川浙军团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沈阳市不远的浑河,但还是来晚了一步。沈阳守将何世贤和尤世忠在仅仅一天后就陷入了敌人。
沈阳救不了,只好打。川浙军团位于浑河两岸,与精锐的八旗军展开决战。
就数量而言,八旗军远高于川浙军团;在战斗力方面,八旗军正处于上升阶段,作战风格也相当顽强。可以看出,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血战。
守卫浑河北岸的四川军队面对强大的敌人,冷静地战斗,击败了八旗军队的正白旗和正黄旗,使努尔哈赤无助。此时,第一位投降黄金的明朝将军李永芳表示,他可以在沈阳开枪,袭击四川军队。
努尔哈赤采纳了李永芳的策略。随后,当川浙军团准备向八旗军发起新一轮进攻时,一阵猛烈的炮火落在了他们头上。八旗军趁机进攻,击败了川军。
八旗军渡过浑河时,浙军大口径佛郎机火炮、火枪、火箭、小口径虎蹲炮轮流开火,造成八旗军伤亡惨重。不幸的是,就在双方展开生死之战时,来救援的明军在离沈阳十几英里的白塔铺地区停了下来,被努尔哈赤派击败。八旗军的援军源源不断地来了。
[img]12690[/img]
努尔哈赤决心赢得这场战役,下了死命令,饱和攻击川浙军团。
双方血战将至晚,川浙军团逐渐陷入弹尽矢绝的境地。除了少数重围外,川浙军团全军覆没。陈策、童仲桂、戚金、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120多名将领视死如归,悲壮殉国。
虽然八旗军赢了,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数万人,是历史上最多的。
战后,明廷派人安慰劳动军队,问其余的浙江军队有什么要求。这些最后的齐家军流下了眼泪,说:“我们不要奖励,请把我们纳入其他部队,与八旗军决一死战!”
听了这话,朝廷大员们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有“国士之风”。
后来,他们被列入其他部队,参加了沈阳之战,全部战死战场。曾经驰骋疆场几十年,无敌的戚家军终于成为绝唱。
为什么曾经强大到可怕的戚家军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