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4年,杨迪皇帝杨光登基后,军国主义、土木工程建设、运河挖掘、人们抱怨,最终演变成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公元615年,杨迪皇帝杨光命令他的表弟李渊留在太原,在北方防止突厥,镇压中国的农民起义。
李渊和隋颉帝杨广之间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他们是姨哥,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李渊是隋朝的重要部长。隋朝即将灭亡,李渊要么是杨光和隋朝的忠臣,要么抛弃隋朝,在风起云涌的起义中分一杯羹。他选择了后者。就在李渊、李世民密谋起兵的时候,李渊下属的一名校尉叫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自称天子,国名定杨。根据连带责任,李渊不杀头就会下狱。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李渊对李世民说:“事急,可举事。”
[img]12668' />
六月,正式起兵。李渊自称将军,以大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发长安。十一月,征服长安。隋朝杨帝的孙子代王为皇帝,隋朝杨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唐王。杨迪皇帝还困在孤岛扬州,眼睁睁地看着李渊起兵,无能为力。短短四个月,李渊父子以太原的兵力攻入长安。他们采取了什么策略,如此快速地进军?
一是李世民设局“逼”李渊造反。当时隋政权已经崩溃。李渊也有追逐中原的想法,但考虑到与隋朝皇室的关系和叛乱的风险,他无法决定起兵。于是,李世民派裴寂趁着李渊醉酒的机会,偷偷把皇帝宫里的几个美女送进他的卧室,陪他过夜。醒来后,李渊发现身边有皇宫美女,大惊之余几乎没有吓死。这可是给皇帝戴帽子,杀头大罪啊,不能无奈地答应李世民起兵。
[img]12669' />
第二,东结突厥。桃色事件发生后,李渊为了避免突厥抄袭后路,立即亲自给突厥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起兵的好处。起兵南下前,突厥派了千匹战马。当突厥南下到龙门时,他派了500人和2000匹马来帮助战争。突厥人和马的补充大大增强了李渊的骑兵力量。
第三,东方和李密。李渊起事后,东方有30万人、1000名战士的李密起义军。为了不成为自己的制约因素,李渊还给李密写了一封信,吹捧李密,表示对李密的支持;一方面,他说自己没有野心,无意摧毁隋朝,这让李密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img]12670' />
第四,乘虚而入。当时杨迪皇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实力薄弱;中原瓦岗军和王世充满激战,没有时间西顾。因此,李的父子进军迅速,11月攻入长安。次年3月,杨迪皇帝在江都被宇文化杀害。5月,李渊废墟杨宇,称帝,改国称唐,隋朝灭亡,唐朝成立。
晋阳起兵是李唐推翻隋朝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由于李世民修改了历史书籍,后世历史学界对晋阳起兵的细节一直存在争议。谁参加了晋阳起兵的秘密计划?公认的观点是四个人,重要性如下:李渊、裴静、刘文静和李世民。当时,大儿子李建成暗中在河东结婚,招兵买马。
晋阳起兵进军迅速,李渊父子轻易进入长安采取了什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