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巾军起义?黄巾军起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以下是详细介绍。
昏庸的汉灵帝信任宦官,只知道吃喝玩乐。仓库里的钱不够,他们在西园开了一家很特别的店,以便搜钱。有钱人可以公开来这里买官职,买爵位。他们在鸿都门外张贴榜文,标明买官的价格。买个县太守定价2000万,买个县令定价400万;如果一时付不起钱,可以暂时赊账,上任后可以加倍付款。当然,这些花钱买官的官员一上任就更加努力地搜索民脂民膏。东汉的黑暗和腐败可以算是家。
朝廷的腐败,地主的强大压迫,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迫使人们无法生存,并站起来反抗。
首先,吴县的农民起身攻打县城,杀害了官员。会稽徐生在句章(今浙江慈溪)起兵。几天后,一万多人聚集在一起。汉灵帝命令扬州刺史和丹阳太守围剿,并被起义的农民打败。徐生的势头越来越大,他还声称自己是“阳明皇帝”。
公元174年,吴县司马招募人马,与州县官兵合作打败徐胜。虽然吴县的起义军受到镇压,但更大的武装起义正在酝酿之中。
巨鹿县有三个兄弟,老大叫张角,老二叫张宝,老三叫张梁。三个人都很有能力,愿意帮助人民。
张角懂得医道,为穷人治病,从不要钱,穷人都支持他。
他知道农民受到地主的压迫和自然灾害的折磨,他们多么希望有一个和平的世界,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决定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建立一个叫太平道的教堂,接受一些弟子,和他一起传教。
图 太平道张宝张角张梁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太平道。张角还派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和弟子到处旅游,一边治病,一边传道。大约十年后,太平道传遍了全国。不管人们是否相信,都没有人不知道太平道。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人。
当时县里的官员只认为太平道是劝人为善、治病的教堂,没有人认真询问。朝廷里有一两个大臣看到了幼苗,请灵帝下令禁止太平道。汉灵帝正忙着建造他的森林花园,他没有把太平道放在心里。
张角组织了全国八个州数十万农民,分为三十六方、一万多人大方、六七千人小方。张角统一指挥每方推荐一位首领。
他们秘密同意三十六方在“甲子”年(公元184年)3月初五与全国同时起义。口号是:“天要死,黄天要立;年在甲子,天下大吉。”“天”是指东汉王朝;“黄天”是指太平道。他们还偷偷派人在洛阳寺庙和各州县政府门口,用白粉写上“甲子”二字,作为起义的暗号。
然而,在离开起义一个多月的关键时刻,起义军内部的叛徒告诉了东汉政权。朝廷立即在洛阳进行了搜查。在洛阳做联系工作的马元义不幸被捕并牺牲,1000多名与太平道有关的人也被杀。
由于形势突然变化,张角立即决定提前一个月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三十六方起义农民一接到张角的命令,就同时起义。所有起义的农民都裹着黄巾作为标志,被称为“黄巾军”。
当地起义军攻打县,烧毁政府,打开监狱,释放囚犯,没收官员财产,开放粮仓,惩罚官员和地主。不到十天,全国就做出了回应。当地起义军从四面八方涌向洛阳,各县的紧急文件像雪一样飞往京都洛阳。
汉灵帝迅速召集大臣讨论镇压措施。
汉灵帝拜外戚何进为太将军,同时派出大批人马,由皇甫嵩、朱(音j)ùn)、卢植率领,两路镇压黄巾军。
然而,当地的起义军似乎已经决定了这条河,政府在哪里可以抵抗它。将军何金不得不要求汉灵帝下达一项法令,命令各州县招募人员与黄巾军打交道。这样,各地的宗族贵族、州县长官、地主都以打黄巾军的名义,抓住机会抢占领土,扩大势力,使整个国家分裂。
图 黄巾军
面对东汉朝廷和地主的血腥镇压,黄巾军坚持了九个月的艰苦而顽强的战斗。在紧张战斗的关键时刻,黄巾军领袖张角不幸死亡。张梁和张宝带领起义军士兵和敌人在战斗中死亡。
起义军的主力虽然失败了。然而,化为零的黄巾军已经战斗了20年。经过这场大规模起义的致命打击,东汉朝的腐朽统治已经奄奄一息。
为什么黄巾军起义?黄巾军起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