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初平第一年(公元190年),关东联军正式开始与董卓作战。然而,所有的诸侯都被董卓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所吸引,没有人愿意领先,他们避免战斗。
为了打破僵局,曹操说服刘岱、张淼等人主动出击,但他们从未被感动过。无奈之下,曹操不得不主动请缨,计划率部攻占成皋,攻击董卓。
[img]10055[/img]
同年二月,曹操率领帐下数千兵马向成皋开拔。与此同时,董卓部还率领徐荣向荥阳集结,双方立即在荥阳以东的汴水岸边展开激战。然而,这场战斗的结果出乎意料。曹操不但没能打败徐荣,反而失去了将军。魏兹和鲍涛相继死亡,他们也受了重伤。若不是堂弟曹洪及时让出自己的坐骑,让曹操趁夜侥幸逃脱,荥阳几乎成了曹操的葬身之地。
那么,汉末荥阳现在在哪里呢?为什么徐荣选择这里作为战场?曹操为什么惨败?
在这场战争中,信阳,现在是河南省郑州市管辖的信阳市。信阳距郑州市中心约30英里,是郑州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它就是该地区士兵的必要场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早在商代的历史资料中就记载了信阳地区,当时被称为“楚”。春秋时期,更名为“敖”、“嚣”等。,而信阳的第一个名字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信阳属于韩国。韩国以信水的名义正式更名为信阳,并一直使用至今。
荥阳古城东部有一条连接淮河和泗水的人工开挖沟,成为荥阳东部的天然屏障。这条沟被称为汉末三国时期的汴水。古城靠近黄河,芒山和嵩山。广武山位于城西十多里,山势陡峭挺拔,绵延数十英里。
荥阳独特的背山面水地形,使其成为一座自然的防御城关。秦始皇入主中原时,将荥阳设为三川县的治所,并在这里修建了大型粮仓“敖仓”。
兴阳地区不仅水土资源丰富,地形陡峭,防御方便,易于防御和攻击,也是古道的交通枢纽。从兴阳古城到长安、洛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原的战略冲击。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从彭城一路败退,直到荥阳稳定战线,究其原因,也是荥阳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
[img]10056[/img]
荥阳古城背后是当时经济物产发达的三河地区,即河东、河内、河南三县。刘邦退居荥阳,不仅便于防御,也有利于兵马钱粮的供应,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这个地方离项羽大本营彭城只有几千英里远,进军路线比关中短得多。
东汉末期,董卓以洛阳为中心,面对拥挤的关中联军,安排了三条防线。其中,兴阳是东部防线的重要据点。徐荣看到了兴阳的重要战略价值和易防难攻的特点,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与曹操作战的主战场。
在荥阳战役中,徐荣采用了非常特殊的战术。前面提到,荥阳容易防守,难攻。然而,徐荣并没有采取消极防御策略,而是利用曹操基于不稳定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徐荣之采用这种战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抓住有利的机会外,他还利用了这支军队的优势。
董卓大部分都是来自凉州的士卒。凉州位于西北部。由于长期受到强、胡、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干扰,凉州青壮形成了民风彪悍、勇敢无情的性格。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他们在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的过程中,练习了马上作战的艰苦努力。汉末三国时期被称为“铁骑”。他们的优势在于冲锋,而不是坚守固城。
在野外对付坚韧的凉州铁骑,恰恰是关东联军的短板。一旦城市防御战被拖走,凉州铁骑的特点和优势将难以发挥。因此,徐荣果断选择了主动战术,试图让曹操措手不及。
[img]10057[/img]
徐荣的主动战术非常成功,他选择的时间恰好是曹军还没有完成防御部署。因此,徐荣的突袭让曹操措手不及。曹操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曹操作战能力低下。
曹操的士兵都是由卫兹和鲍欣临时招募的,都是新兵,缺乏足够的训练。因此,战争一开始,士兵们就惊慌失措,匆忙作战,自然不会成为凉州铁骑的对手。
根据徐荣的战前假设,他原本想通过这场战斗打败对手的精神,为未来的荥阳攻防战做准备。出乎意料的是,这场突袭变成了歼灭战。
战后,曹操精力充沛,不仅原本想夺取荥阳的计划化为泡影,曹操还因伤亡过多而被迫前往扬州筹兵。
荥阳之战对关东联军和董卓来说意义重大。徐荣的胜利给了董卓足够的时间安排战线来抵抗关东联军的进攻。
因此,关东诸侯对董卓的失败感到恐惧,整场战争陷入停滞。如果长沙太守一年后没有独自打破僵局,这场与董的战斗将以关东联军的惨败告终。
今天汉末的荥阳在哪里?为什么徐荣选择这里作为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