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在飞水之战中,东晋是如何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

你喜欢飞水之战的故事吗?

公元四世纪初,当时中国短暂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西晋王朝崩溃,产生了两个政权:一南一北。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控制着长江流域,国家都是建康(今南京)。北方黄河流域州由彝族政权前秦控制,国家都是长安(今西安)。

前秦皇帝傅坚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重用汉族谋士王孟等人,整顿官治,打击非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实施发展水利和农业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前秦统一北方后,傅坚希望消灭东晋,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383年8月,傅坚强征北方各族人民,组成97万军队。他亲自带领他从长安出发。一个月后,傅坚的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南)。与此同时,益州的水军也沿着河流向东流动,黄河北部的马也到达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前秦军队从东到西拉开了1万多英里长的前线,水陆并进,直接进入江南。

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文武百官手脚混乱。晋朝军民共仇,不愿意让江南落在前秦手中。大家都希望首相谢安拿出对敌战略。

[img]9492[/img]

面对来势汹汹的傅坚百万大军,谢安决定在建康坐镇,派弟弟谢石担任总指挥,侄子谢玄担任前锋总督。经过7年的训练,8万战斗力强的“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战秦军主力。

[img]9493[/img]

11月,前秦先遣部队到达离东晋建康不远的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形势十分危急。谢玄派部将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夜渡过洛涧,打破秦军前哨,斩断梁成等10名秦将,歼灭敌人1.5万人。晋朝以劣势兵力首战胜利,士气高涨,水陆并进直达飞水(淮水支流,今安徽中部)东岸。

傅坚得知先遣部队败战,气急败坏,赶紧来监督战争。傅坚爬上寿阳城楼,看着飞水东岸的晋军。他看到对岸有很多营地和旗帜,非常严格。他远远地看着八公山(今天安徽淮南西)上的草本,以为也是晋军,开始害怕色彩。

[img]9494[/img]

此时,谢石、谢玄经过研究,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的情况,以及傅坚依赖众轻敌、急于决战的心理。因此,派人到寿阳市,给傅坚一份战书,要求定期进行决战。条件是秦军撤退阵地,腾出空地作为战场,让晋军渡过飞水决战。当晋军半渡时,傅坚打算用骑兵冲杀,这样他就会大获全胜。于是下令秦军稍退。果然,前秦士兵民族众多,不愿作战。当后面的部队听到撤退的命令时,他们认为前方已经被打败了,他们都争先恐后地逃跑了。前秦军突然陷入混乱。晋军乘机抢渡飞水,冲过来。四年前在襄阳和前秦作战时被俘,被迫留在前秦的朱序见此,在秦军阵后喊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听了,更加混乱,瞬间,前秦几十万军队溃不成军,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傅坚本人也中箭受伤。晋军乘势追杀,傅坚看到形势不好,吓得离开士兵,只顾自己逃命。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时,傅坚收拾残兵,只剩下十几万人。此前秦一郁闷,两年后灭亡。

在飞水之战中,8万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百万秦军,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著称的战役。


在飞水之战中,东晋是如何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在飞水之战中,东晋是如何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苻坚为何被评为历史上最有资格称为大帝的人?
  • 魏晋南北朝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西晋灭亡之后,士族南迁,外围胡族进入中华腹地一度称王称帝,中国北方这段历史...

  • 谢安简介 谢尚,东晋大名士,从弟谢安生平
  •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尚的弟弟,大名士。 很少谈知名,第一次当...

  • 奇葩皇帝的奇葩理想:决心做全国最好的庸士手
  • 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皇帝越愚蠢,他们的爱好就越独特。汉灵皇帝刘红喜欢做生意;宋徽宗赵吉喜欢蹴鞠...

  • 谢安不为人知的一面:第一个提出言论封杀的人
  • 说到谢安,他也是魏晋时期的一代名人。他在飞水之战中像泰山一样稳定下棋,这表明他很平静。收到好消息后,他仍然保持沉默,...

  • 为什么一代枭雄桓温会被两个千古名相抛弃?
  • 桓温是东晋的权臣。全盛时期,他掌握了数十万英雄,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土地。桓温一生的成就始于平定成汉,将蜀国重新纳入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