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1400年)4月,李景龙从山东德州、郭颖、吴杰等真正誓言北伐燕军,目标是白沟河(北拒马河)。兵力增加到60万,燕军也出来了。4月20日,燕军渡过玉马河,驻扎在苏家桥。4月24日,燕军与南军作战(战场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县南30里)。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9395[/img]
南军(李景隆部)先锋平安之前曾跟随朱棣出塞,熟悉朱棣战术,设伏兵。燕军到达后,平安伏兵起,挺矛冲锋;瞿能父子也一起合击,燕军战斗失败。当时南军郭英部也来到战场,郭英在燕军撤退的唯一途径埋地雷,燕军撤退时损失惨重。朱棣亲自率军殿后,但晚上迷路了。朱迪下马躺在地上辨别河流的方向,然后区分方向,回到大营。军士们提前吃饭,为第二天的决战做准备。第二天(4月25日),燕军与南军再次合战。瞿能、平安绕燕军后方,攻后军成功。朱棣见状不好,亲冒矢石,使丘福冲击李景隆中军,不成功;朱棣率军攻打,双方混战,飞矢如雨。朱棣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剑也被砍断了,差点被平安、曲能伤害。无奈之下,朱棣来到河堤上,举起鞭子,假装向援军打招呼。李景隆看到这一点时真的很怀疑,攻势减慢了;朱高旭此时也来救援,战争暂时缓和。
不久,曲能再次引起人们的战斗,大喊“灭燕”,形势再次对燕军不利。战争危急时,一股旋风吹起,刮断了李景龙英俊的旗帜,南方军队立即陷入混乱。朱迪抓住机会,绕着李景龙放火。南方军队大败,曲能的父子被朱高旭斩首。郭英等人向西撤退,李景龙向南撤退,所有的行李都被扔掉,投降了10多万人。李景龙撤回了德州。
[img]9396[/img]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往济南。初九,燕军进入德州,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储备。5月15日,燕军攻济南,李景隆残留了10多万士兵,没有战斗力,大败。李景隆逃走了。燕军遂围济南。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李景隆把60万大军全部丢掉,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上书,请求立斩之,朱允炆不听。黄子澄后悔推荐了李景隆。
明建文二年(1400年)4月,在靖难之战中,燕王军和建文帝军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荣成、定兴)作战。建文帝军队惨败,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征集活动。
朱棣如何抓住机会在白沟河战役中绕李景隆后面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