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至四月,凡汉总管李思远乘出讨叶都(今河北省大名县)赵礼兵变,回师攻打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进入洛阳称帝,历史称为叶都兵变。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img]9217[/img]
发生背景
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后梁后,庄宗李存旭嫉贤害能,冷遇,猜忌宿将功臣,上下离心。
四年二月,魏博(治魏州,今河北名东北)守卫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兵轮番(即换防)归镇,前往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闻庄宗下令当地驻扎,不准返都,引起轩然大波。
军士皇甫晖乘人心浮动,劫杀指挥使杨仁正,胁迫银枪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为首,长驱南下,连破临清(今河北临西西)、永济(今河北馆陶东北)、馆陶等州后,进入叶都,据城反唐。
事件经过
庄宗听到这个消息,元行钦(又称李绍荣)是第一个命令归德节的使者,为叶都营招募和抚使,带领3000(2000)骑兵招募和抚使;同时,他被送往道士进行镇压。元行钦到叶都,抚战兼施,用皇帝的法令招募骨头。
被拒后,举兵攻城,又被叶都兵顽强抗击,久不能克服,是退兵城南,与叶都相持待援。
庄宗因元行钦出长期无功,欲御驾亲征,又怕京师有变,不得不用李嗣源,命其率侍卫亲军(号从马直)出征。
虽然李嗣源素被怀疑,但他没有异志,奉诏带领亲军北上。三月初六,抵叶都,营于城西。
第八天晚上,从马直军士张破败突起,率众哗变,杀都将,焚营舍,劫持李嗣源,声称与城中兵合势,击退诸道兵,拥其称帝河北。
[img]9218[/img]
初九,赵在礼领诸校出城迎拜李思远入叶都。李思远假装收抚散兵,离开城市,遣牙将张虔钊召元行钦共杀乱兵。元行钦疑其诈骗,率先骑万人弃甲撤退,诬陷李思远叛乱。
李嗣源甚至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北),收获镇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兵5000人,马2000人,另成一军。
之后多次派遣上表投诉,以明心迹,均被元行钦阻止。
为此,李思远感到恐惧和不安。乃纳部将石敬堂返师攻占大梁之策,并派遣使命召集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泰宁节使李绍钦、贝州刺史李绍英、北京右厢马军指挥使安审通等。,即必须支持,于是他向南挥手,直奔汴梁。
事件结果
庄宗闻变,让怀远指挥使白从晖骑兵守卫河阳桥(河桥,今河南孟县西南),守护首都;金丝奖励军队,带领军队走向汴梁,但为时已晚。
途中听说李嗣源已入汴梁,即仓仓回逃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随从士卒已散逃一半以上。
刚到洛阳,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率领所有兵哗变,与北京驻军展开混战。
4月初一,庄宗率领诸王和近卫骑兵出战,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乘京城大乱攻入洛阳,旋称皇帝(后唐明宗),战争平平。
五代叶都兵变是怎么回事?与后唐哪位皇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