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自公元前627年的美食大战以来,晋国的霸权受到秦楚联盟的影响,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因此,在晋灵公和晋成公的时候,霸权正在衰落,楚国在中原占据主导地位。晋景公继承王位后,采取了一项新战略:第一,消灭赤狄;第二,在公元前589年的鞍战中击败齐国,拆散齐楚联盟;@ 派屈巫通吴,联吴制楚;四是拆散秦楚联盟。
公元前582年冬,晋景公主动释放楚国战俘钟仪,楚共王派公子辰出使晋国,“请修好,结成”。公元前581年春,晋派大夫买回楚公子辰的雇佣。同年5月,晋景公病故,晋厉公继位后仍奉行和楚政策。公元前579年,在宋国医生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士谢和楚国的儿子徐燕在宋国西门外举行了第一次军事联盟。两国同意暂停战争。同年,晋大夫英至楚,楚大夫公子罢至晋,相互聘请,晋楚两国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img]8449[/img]
自食之战以来,秦晋两国发生了不断的冲突,两国共经历了十多场战争,比较大的战争是公元前620年的“令狐之战”、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战”和公元前594年的“辅氏之战”。晋国虽胜多败少,但晋国继位后,晋国仍对秦桓公进行和平试探,两君同意在令狐(今山西省临沂县西)见面。公元前581年冬,晋丽公先到俱乐部,秦桓公拒绝渡河,只派医生史颗到河东与晋侯结盟,晋丽公也派医生到河西与秦结盟。回国后,秦桓公背叛了令狐之盟,联系了楚国和狄人共谋晋。楚共王拒绝了秦国的要求,并向晋国报告了情况。
公元前579年秋,秦人约白狄攻击晋国,晋在交刚击败白狄。公元前578年春,晋李公和晋将栾书、荀庚、石、韩厥率领中下新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诸、滕八国君所率领军队会师,策划攻秦事宜。同年夏天,晋大夫吕相(魏相)奉命赴秦,以绝秦书历数秦国罪。随后,晋公率诸侯联军西进攻秦,秦出兵迎击。据部分史料估计,晋联军兵力约12万人,秦军兵力约56万人。双方实力差距很大,晋国有道伐无道。秦国的失败是他们自己的错。春秋历史上大规模的战役是双方派兵约18万人。
[img]8450[/img]
过程
晋李公亲统一晋国四军,晋军将领包括中军将军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将军谢,上军佐;下军将军韩厥,下军佐荀;新军将军赵芳,新军佐英至。除了齐、宋、卫、鲁、郑、曹、诸、滕等八国联军外,为晋厉公驾驶战车,栾针为车右。秦见诸侯大军压境,也起兵到泾河以东迎战。公元前578年5月4日,双方在麻隧展开激战,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爵名)女父被俘。在诸侯方面,曹宣公死于军中。秦军残部败退,晋及诸侯联军渡过泾河追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然后回师。
影响
麻隧战争的失败使秦国数世不振,不再对晋国西部构成威胁。在赢得麻隧战争后,晋国完成了“秦、狄、齐”三强服务晋的部署,中原国家实际上属于晋国。公元前575年,晋公在炎陵战役中击败楚国,实现了晋公重建霸权的愿望。
秦晋麻隧之战在什么背景下爆发?具体过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