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在长勺爆发战争,历史上被称为长勺战争,以鲁国的胜利和齐国军队被驱逐出鲁国告终。这场战争是继干时之战之后齐鲁之间的另一场重要战役。鲁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间接促进了齐鲁几年后的平静。下面是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经过
一鼓作气
周庄王14年初(公元前684年),齐军进攻鲁国。鲁人曹辩去见鲁庄公,问他为什么要战斗。鲁庄公没有被曹辩接受,理由是他平时和臣下分享,祭祀时不滥设祭品。鲁庄公随后表示,他在司法上尽力做到合情公平,曹辩认为鲁“可以一战”,并获得了鲁庄公的批准。
[img]8280[/img]
同年,齐军以兵强马壮的身份入侵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的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击的地方——长勺。由于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的士兵鄙视鲁军,认为这是脆弱的,所以他们发起了动荡的攻击。鲁庄看到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下达应战命令。曹辩劝阻: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不确定,“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命令鲁军坚守阵地,只命令弓弩手射击,以稳定阵地。齐军没有打对手,也冲不进鲁军阵地。相反,他被鲁军弓弩猛射,无法前进,不得不撤退。休息一会儿后,鲍叔牙又下令进行第二次攻击,曹辩劝庄公不要进攻,继续坚守阵地。虽然齐军的进攻很猛,但他仍然无法进入阵地。他的士气不可避免地累了,然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军都认为鲁军胆怯,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的第三次进攻迅速出现在鲁军面前。曹辩看到齐军虽然来势猛烈,但势头不如前两次大。他认为进攻时机已经到了,于是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挑起战鼓,发出进攻命令,然后鲁军决定性胜利。
[img]8281[/img]
追击齐军
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辩认为齐乃大国兵力强,不容易判断是否真的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令。他登石望去,看到齐军旗鼓凌乱,武器倒挂,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非常混乱,判断齐军真的崩溃了,只是向庄公提出了大胆追求的建议。 庄公命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行李,将齐军赶出国境,射杀齐桓公子雍,洗去干时之战所遭受的耻辱。
再次战胜
周庄王14年6月(公元前684年),齐国与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鲁庄公与宋国在乘丘作战,取得了巨大胜利。齐军随后撤退。第二年 五月,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但鲁国再次战胜。
齐国于前681年与鲁国在柯举行了和会。齐鲁在终鲁庄公之世的关系相对和谐,齐只在前675年联合宋陈进攻鲁国西部。
探索长勺战争的具体过程,双方进行了哪些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