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南夷,虽胜利,但军国主义,加剧了社会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战败自焚,商朝灭亡。所以《左传》说:“纣克东夷而损其身”。《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华丽,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img]7962[/img]
战争结果
第二天,在几位将军的包围下,武王在商宫举行了盛大的“受命”仪式,表示革命成功。但征服殷都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更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东方商朝的残余势力。按照事先的战略,联军立即分为四条路,向东南方进发,征求残部和忠于商业的方国。剩下的商军被敌对夷人包围,因为后方根据地已经丢失,前方被敌对夷人包围。经过激烈的战斗,大部分都被打败了。据史称,周军驱逐商朝将领(后世传说中的黄飞虎)在海滨被杀,可见战线已拉长到东海。
军迪出身的联军长期屠杀抢劫。《易周书·世俘》说:牧野战争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商人18万,被俘奴隶33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士兵,还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土地上大肆狩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以武王的名义就被猎杀了1万多头,掠夺了大量的珠宝和财产。
不到两个月,主要的战斗就结束了。四月中旬。武王在商都建立了一个祭室,为他的祖先赢得了胜利。祭室位于牧野。正是这个地方为周朝800年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
[img]7963[/img]
然而,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建立了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并没有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与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合作,发动了“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
战争评价
牧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汽车战争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600年的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繁荣开辟了道路。牧野战争中所体现的战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g]7964[/img]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根据当时的记录,帝辛尚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然而,在后世,“纣王”成为了一个无耻、残忍、不仁慈的暴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相应地,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成了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他没有杀人,也没有流血。商朝崩溃了。在人民的支持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那时起,他就把刀和枪放在仓库里,把南山放在马上,世界和平。当然,这样的神话在后世还是一个接一个的上演,但不再像牧野战那样成功。
如何评价牧野之战?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