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人孙泰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的情况下,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准备发动起义。398年,孙泰受到惩罚,侄子孙恩逃到海上。
[img]7880[/img]
399年,东晋实际统治者、晋简文帝孙子、会计王子司马元下令征发江东八县“无奴为客”,以充兵役,引起骚动。孙恩率领100多人登陆,迅速发展到数万人,然后陷害了会计。此时,各地的奴隶和大多数破产农民都做出了回应;江东八县地主因利益受损,也抓住机会“一时起步”。
江东八县很快被起义军占领。东晋政府看到起义军的巨大势头,迅速派北府兵镇压。为了避免损失,孙恩带领20多万人返回岛上。此后,孙恩三次登陆,击败晋军,强迫建康。
402年,孙恩最后一次登陆,攻海,不幸失败,投水自杀。余中由他的姐夫卢循领导。到处都是。404年,卢循率领义军用水路占领广州。
[img]7881[/img]
402年春,占据长江中游(今湖北省)的桓玄兴兵作乱,攻入建康,杀死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北府兵将领刘牢之,掌握东晋大权。第二年,桓玄称帝,国号楚。第二年,刘裕讨灭桓玄,东晋政权落在刘裕手中。
410年来,刘裕带领军队向北进攻南燕,后方空无一人。卢循乘机从广州出发,分两条路向北进攻,叛军逼近建康。当刘裕带领军队向南压制时,卢循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最后死在了水里。
孙恩和卢循起义已经斗争了12年,并转移到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它对东晋的阀门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孙恩、卢循起义:东晋南朝最长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