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三年十月,孙恩带着100多人从海上登陆,攻下上虞,攻破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杀死内史王凝之。义军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奴隶的支持,也得到了一些不满朝廷的地主阶级的回应。因此,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个县(今浙江大部分、江苏东南)一时俱起,杀长官,历史上称之为“十日之中,数十万”。孙恩自称征东将军,号义军为“长生人”。义军无情地打击了南北士族,如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司马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辉、黄门侍郎谢冲、张坤、中书郎孔道、王子洗马孔福、乌程令夏侯尹等。他们田园别墅的房客和奴隶参加了义军。朝廷派卫将军谢燕(谢安子)和北府名将刘牢之率领北府兵镇压,孙恩率领20万男女退入岛内。四年五月,孙恩自汗口(今浙江宁波东北)再次登陆,入余姚,破上虞。邢浦(今浙江绍兴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大败官兵,杀死谢琏及其两个儿子。后来,由于朝廷增兵,义军于11月再次退入海岛。五年二月,孙恩第三次自汗口登陆,五月,攻克沪渎垒(今上海),杀死吴国史袁山松。六月,义军浮海进入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南),威胁京师。义军乃北破郁洲(今江苏连云港东)和广陵,因建康有备。后来,由于与刘裕的多次失败,他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最终被迫退入岛上。元兴元年(402)三月,孙恩最后一次登陆,不幸战败,投海而死,义军乃推其妹夫卢循为首,继续战斗。
[img]7728[/img]
失败
卢循(?~411)来自范阳大族卢氏,但由于渡江较晚,没有被朝廷重用。元兴二年,卢循与刘裕在东阳(今浙江金华)作战、永嘉(今浙江温州)和晋安(今福建福州)不利,是浮海南下。次年10月,卢循破番禺(今广东广州),自称平南将军,接受朝廷封杀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军的官方账号。并派姐夫徐道覆和亲党占据始兴(今广东韶关南)等部门。虽然卢循和徐道覆接受了朝廷官方账号并派出贡献,但他们派人到大禹岭伐木,秘密准备北伐船。六年(410)二月,陆、徐乘刘裕北伐南燕,东晋后方空虚时,分两路北上。陆循一路带领越五岭,通过长沙、巴陵(今湖南岳阳)直接指向江陵。一路由徐道覆率领直下庐陵(今江西吉水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大败官兵,杀江州刺史何无忌。陆、徐东下合兵。5月,他在桑落洲(今江西九江东北长江中)击败晋将刘毅,军抵淮口(秦淮河入长江口,今南京西北),逼近建康。此时义军战士十几万,千计,楼船高达十二丈,舟车百里不绝,朝廷一片慌乱,刘裕星夜间赶回,仓促应战。徐道覆主张立即登陆与刘裕决战,卢循多疑少决,耽误了战斗机,使刘裕能够集中部队,精心部署。陆循下令退却义军小挫。十月,义军西攻江陵,不利。12月,义军和官兵在大雷(今安徽望江)、左里(今鄱阳湖口)相继展开死战,损失惨重,南退番禺。但此时番禺已被官兵抢先占领。次年三月,卢循攻番禺不下,转到交州,四月,兵败自杀。同年二月,徐道覆也牺牲了起兴。
[img]7729[/img]
性质与影响
孙恩和卢循领导的反晋斗争的主流是农民起义。虽然这场斗争有宗教色彩,但双方并没有按宗教划分。王宁之(王羲之的儿子,谢道云的丈夫)等相信五斗米道的人被杀,就是证明。
孙、陆是北来失势士族,起义初期确实有不少地主参加,但义军的基本成员无疑是会稽三吴地区的贫困农民和奴客。起义席卷东晋大部分地区,东晋王朝已名存实亡。起义也严重打击了南北士族,尤其是谢燕(谢安之子)被杀后,北府兵为寒人掌握,极度腐朽的门阀士族从此失去了军权。这种起义是门阀衰落和寒人崛起的重要标志。起义迫使刘裕采取一些措施减轻人民负担,抑制强大民族,为刘宋初期江南经济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什么孙恩和卢循起义失败了?探索其性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