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9月,英国女王派马嘎尔尼为全权特使前往中国。为了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英国这次派出了800多名代表团。在英国军乐队的欢送声中,马嘎尔尼代表团出发了,英国送给中国的礼物里装满了两艘船。英国离中国很远,所以英国人走了九个月,也就是第二年夏天才到达中国广州。乾隆皇帝不屑一顾,英国列出了自己的礼物清单。
[img]820653[/img]
为什么英国人要去中国?
明末,中国的茶、瓷等物品开始向西出口。虽然满清入关后出现了许多禁令,但茶叶等物品并不在其中。此时,英国等欧洲国家的饮茶风格已经形成,英国人的商业头脑非常发达。英国包揽了中国出口的所有茶叶,然后英国转手卖给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人每年只赚330万英镑,这是英国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但为此,英国还要向清朝支付400万银子,再加上瓷器等商品,每年有600万两银子流入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乾隆皇帝本人已垂垂老,这似乎象征着这个帝国的局面。英国仍然尊重清朝,英国从不看其他国家。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对于清朝这个庞大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例外。
[img]820654[/img]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英国人这次来是为了生日。这次访问英国的原因是为了与中国谈判相互交易。为了自己的政绩,清朝两广总督谎称英国国王派出特使千里迢迢为清朝皇帝祝寿。这一次,英国真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它表现出了与中国平等对话的最大诚意。看看英国的礼物清单: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热气球、豪华四轮马车、座钟、怀表等。它们非常齐全。它们还包括8门最先进的野战炮和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君主模型。君主战舰可以使用110门火炮,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当前的美国航空母舰。而清朝最大的战舰只能安装14门火炮,可见当时的差距很大。为了奉承乾隆皇帝,英国展示了自己的杀手锏,一套纯银制成的太阳系运动仪。不幸的是,乾隆皇帝甚至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至于太阳系,他根本没听说过。
[img]820655[/img]
第二,英国使臣拒绝跪拜,成为第一矛盾
清朝傲慢自大,把英国视为缅甸、越南等藩属国。清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讲究虚礼的,总要三跪九磕。所有外国使臣都必须按照清廷的规定跪拜。马加尔尼立即抗议,他是英国国王的全权代表。不可能代表英国国王跪拜清朝皇帝,但清朝不了解英国的地位,坚持跪拜。最后,马嘎尔尼以单膝下跪为最高礼仪,这一不伦不类的举动让中英双方都感到沮丧。在与乾隆皇帝见面时,马嘎尔尼还提出了双方扩大出口规模、种类、租界中国岛屿等要求。在今天看来,这些要求并不是特别过分,但在那个时代,乾隆皇帝不允许一个小国使臣这样和他说话。乾隆皇帝严词拒绝马嘎尔尼的要求。
[img]820656[/img]
在马嘎尔尼访华期间,他尊敬乾隆的宠臣和沈阳。别小看小沈阳,他精通满、蒙、藏语言,还会说一点英语。我真的不知道小沈阳的英语是从哪里学来的,但他的英语记录可以从马加尔尼自己的日记中找到。马加尔尼曾邀请清朝第一位将军福康安观看英国卫队的火器表演,福康安轻蔑地说:“我看不看。火器并不罕见。根据马加尔尼的观察,清军仍在使用火绳枪。清朝有高回报的传统,这与明朝是一种美德。英国人有600多件礼物,装了两艘船。而且清朝有3000多件回赠,整装7艘船。不幸的是,清廷赠送的礼物大多是瓷器、玉石、丝绸等产品,与西方现代文明无关。
[img]820657[/img]
三、五十年后,英国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马加尔尼对这次中国之行非常失望。他对中国的评价是:“中国只是一艘破旧的战舰。它没有沉没,全在于精明的船长。一旦一个无能的人走上指挥位置,他将无法承受暴风雨。“1840年,马嘎尔尼访问中国50年后,英国用火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时,清军仍处于50年前的水平,英军已不再是过去。英法联军于1860年进入北京。西方军队发现,清军使用的火炮是明朝万历时期制造的,马加尔尼运来的八门野战炮仍然静静地停放在皇宫的仓库里。至于可以称之为海上巨无霸的君主号战舰模型,已经被灰尘覆盖,连封条都没有打开。这意味着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都没有正视过这些东西,国家为此,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1793年,乾隆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英国入侵5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