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这个春秋时期的魏国,不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这个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说到魏国的祖先,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姓应该在毕地封地。后来,毕国被西戎摧毁,毕万及其后裔成为平民。春秋初期,他投奔晋献公重用。
毕万重用后,带领大局摧毁了姬姓的魏国。晋献公于是将魏国的领土封给了毕万,并将魏姓封给了毕万。这时,魏国成章了。封地的位置可能是今天陕西、河南和陕西河北的一些地区。后来,毕万死后,毕万的孙子
魏与公子重耳出亡有功, 晋文公重耳继位后,让魏承袭魏氏封爵。公元前453年,晋国被韩、赵、魏分割。此时,魏国君魏斯是历史上的魏文侯
[img]573944[/img]
说到魏文侯,可以说他在位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革命。首先,他修剪了礼贤台。顾名思义,这个礼贤台有一个正确的国家发展宏观发展计划。魏文侯在礼贤台教书,拜师卜子夏,邀请段干木,交友田子方,招贤纳士,努力治理第一个称霸七国,奠定了魏国百年霸权。魏国崛起的主要功劳是魏文侯实施的改革和政治改革。只要他表现和奖励耕作战争,修复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他就采用了吴起的军事中风制度,选择中青年进行训练,建立了高度专业的军事力量。他制定的法制建设和变法制度影响了2000多年的未来历史。将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买人心的政治目的。秦献公、秦孝公、商鞅均参照魏文侯指定的方针实施。皇帝对中国的后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文等死后,武侯继位。武侯在位25年来,重用吴起进行国家改革,国力不断上升,不断征收楚国大部分土地,为政治中心东移奠定了基础。魏惠王在位时,魏统治中原100多年。后来,为了树立中原霸主的形象,魏惠王率领诸侯朝拜周天子。历史上说,逢泽之会提到魏国时不得不提到一个成语。围魏救赵。当时,魏国想攻打赵国,魏王派将军庞娟前来讨伐,于是赵国邀请齐国出兵救援,承诺只要齐国出兵,就把中山城献给齐王。齐王派田忌和孙膑为赵国解围,于是孙膑派兵围住魏国,威胁要攻打魏国都襄陵。庞涓率兵攻打魏国国内空虚,班师回朝解决魏国危机,于是解决了赵国危机。这就是围魏救赵。
之后,魏国将独立为王,因此韩国不承认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不是魏国的对手,所以他向齐国求助。齐国再次使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但这次是韩国。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魏军停止攻击韩国,转向与齐国决战。最后,孙斌计算在马陵设伏歼灭魏军10多万人。这场战争之后,魏国的实力严重削弱,头号强国成为二流强国,魏国中原霸主也成为齐秦争霸的局面。
[img]573945[/img]
马陵战争后,魏国崩溃了。齐国加强了对魏国的攻击,使魏王承认齐国在徐州被称为国王。魏与齐国的关系也在徐州得到了缓解。然而,秦国一直在西方攻击魏国,导致魏国大部分封地陆续落入秦国。魏国感受到了秦国带来的威胁。这时,魏王不知道该怎么调戏楚国,于是联合齐国和韩国攻打楚国。楚国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市。合纵失败后,秦国为了开辟中原通道,占领伊阙,歼灭了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此时,魏国和韩国的国力精锐丧失,根本没有力量单独抵抗秦国。
魏作为七雄之一,是如何兴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