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清东陵微笑的女尸?她穿着一件黄色的龙袍,皮肤完好无损,一点也不腐烂。脸颊和嘴下有皱纹,牙齿没有完全脱落,脸像生命一样,微笑,大约50岁。她是谁?——
裕陵地宫之谜
清东陵最美丽、最精致的建筑是乾隆皇帝的玉陵。玉陵历时9年,共耗银203万2元。它是在清朝国力鼎盛时期建造的,质量上乘。它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复杂的宫殿。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玉陵、慈禧陵后,在天津清废帝溥仪派遗臣载泽、岐龄、宝熙等人到东陵进行善后处理,将抛出的遗骨重新埋葬。
当他们清理玉陵地宫时,在棺材床西侧的两个棺材之间发现了一具奇怪的女尸:她穿着一件黄色的龙袍,皮肤完好无损,一点也不腐烂。脸颊和嘴下有皱纹,牙齿没有完全脱落,脸,微笑,大约50岁。
玉陵地宫共埋了五个女姓。这具女尸是哪一具?根据年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孝仪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生母,死于乾隆40年,死于49岁。然而,为什么埋葬在同一个地宫里的人比她早,比她晚?其他四具女尸都腐烂了,只有她的尸体不腐烂?
在清朝,皇室并没有刻意追求地宫和棺材的密封,也没有注意尸体的防腐。皇帝和皇后的外棺虽然漆了49遍,但在密封和防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目的是表达死者的地位和尊严。皇帝、后妃死了,少则停了几个月,多则几年。那些先埋在皇陵的后妃,即使埋在地宫,石门也不关,墓口也不封。当皇帝被埋葬时,一些皇妃的尸体在地宫被掩盖之前就开始腐烂了。但孝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年,直到乾隆皇帝死后才封地宫。死后153年,尸体不烂,面目如生,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玉陵时,有记载称,盗墓者成功打开了前三扇石门,但第四扇石门无论如何都打不开。他们无能为力,愤怒地用炸药炸毁了石门。进入金券后,他们发现后面有一个巨大的棺材,顶住了第四扇石门。经过后来的研究,我们知道棺材是乾隆皇帝的棺材。是什么力量移动了棺材?
帝、后、妃的棺材四角用巨大的龙山石(卡棺石)固定,龙山石和石棺床用铆榫连接。龙山石的下棱压住了棺材的下横边,龙山石的垂直凹槽卡住了棺材的垂直棱。这样棺材就很稳定,根本动不了。而且除了尸体,棺材里还装满了珍宝,极其沉重。另外,有了龙山石的固定,棺材显然不可能移动。
有人说棺材是通过地宫渗水漂浮起来的,但玉陵地宫有六个棺材,以乾隆皇帝为最大、最重。地宫里的水是静止的死水,不流动。为什么乾隆皇帝最大最重的棺材漂浮到棺材床下,顶住了石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已经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谜。
乾隆十七年,孝贤皇后于玉陵完工当年葬入地宫。埋葬前,发现地宫渗水。乾隆皇帝命令有关部长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补救,很快排除渗水。直到嘉庆四年,地宫才渗水47年。这说明上次的排水措施非常成功有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采用了什么补救方法。
据说孙殿英盗陵后,载泽等人到东陵处理善后事宜时,发现玉陵地宫积水有四五英尺深。玉陵地宫清理后,从墙上的水痕来看,水最深的时候达到六七英尺。它什么时候渗水?它也是一座地宫。乾隆七年后47年为什么不渗水,以后什么时候大量渗水?原因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答案。
据徐广源介绍,玉陵地宫自1792年开放以来,每年下雨的夏天,地宫里都有大量渗水。如果你一天不抽水,你就会积水。如果你几天不抽水,就没人了。
清东陵中带微笑的女尸是谁? 揭裕陵地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