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晋商称霸500年
清朝,中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据史料统计,仅山西几个县的富裕家庭的财产就超过了1.2亿白银。这个数字甚至比当时国库里的存银还多,可以称之为“富敌”。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在中国商业帮派中排名第一,在商界占据了500多年的主导地位。
乔家-白手起家,天下 诚信是乔家的本数
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早年是一个衣无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他和一个姓秦的结拜兄弟一起去了西口。他先做当铺,然后开草店,做豆腐、豆芽和零星杂货。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地粮食丰收,他们为自己磨豆腐、生豆芽做准备,趁粮食低价买了一批大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年大豆的道歉,价格上涨,所以大豆出售,利润丰厚。然后扩大运营,开设了客栈广盛公。
常家-货通俄蒙领风骚 外贸世家是常家
常家榆次,在晋商以外贸称。据《山西外贸志》记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山西商号中,经营时间最长、历史规模最大的是榆次车圈常家。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常氏一门,沿袭150多年。特别是在晚清,常氏在恰克图十几个大商号中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晋商的“外贸世家”。常家从开布店,经营布料,白布流行,利润丰厚,扩大规模,从事茶叶、杂货、出口蒙古等地,逐步积累商业资本,建立大德玉商号。
曹家-太谷巨富“三多堂” 商铺规模数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时期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
曹氏家族的发财始于明末清初曹三喜。曹三喜因生计所迫,随人到东北三座塔(今辽宁辽阳县)做生意。之后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逐渐成为省外大商。清兵入关后,曹家的商号再次向关内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到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布半个中国,国外已发展到莫斯科。经营项目包括银钱行业、丝绸、布料、羊毛、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员工3.7万余人,总资本1000多万两人。曹家创造了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管理办法。据说连管家都说不清全国各地曹家的商号有多少。有钻营者,未经曹家同意,擅自打着曹家的旗号,借钱开商号。只要在其银行和银行的管辖下,外贷不到2.2万,曹家就不问了。@ 可见曹家财势之大。
侯家-蔚字五联竞潇洒 票号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侯氏在清康熙时期发财,十世侯万瞻,专营苏杭销售丝绸,家业发展迅速。当他到达孙子侯兴域时,他已经成为著名的财主。
侯兴宇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祖先的事业,用心经营,积累了数百万。侯阴昌接管了家族事业。在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竞争中,他还将其他蔚号改为票号,成为山西著名的“蔚宇五联号”。经过道光、咸丰到同治,大约30年来,蔚号势头日益增强,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具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渠家-名声卓著的“长裕川” 祁县大户是渠家
祁县商人云集,被称为祁帮,是清代商界的强队。渠家是祁帮的大家庭。渠家茶馆“长裕川”口碑极佳,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
渠家发财,始于元末明初,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他们从贩运小企业开始,先把芦麻和梨卖给祁县,然后把祁县的粗布和枣运到上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懈努力,逐渐积累了资金。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渠家的生意已涉足俄蒙茶叶贸易。从渠氏十七代源代开始,进入了生意兴隆的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晋中八大富户之一。源代渠源真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票号、“存义公”票号、“长盛川”票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汇源通”票号。渠家在各省设有茶馆、盐店、钱店、当铺、缎子庄、药材庄等。,实现了票号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相互转化。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红超过2万两银。
明清两代人聚在一起 山西首富数亢家
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的亢家,明清时期聚财数千万,堪称山西首富。亢氏之后,是曹、乔、渠、常等资产7800万元的姓氏家族。
亢氏首先是大盐商,清代实行盐专卖制,政府特许盐商凭盐引导到指定地点运销。正是凭借这种贩运特权,亢氏才获得了丰利,成为了巨大的财富。亢氏在盐商聚集的扬州修建了著名的亢园,显赫一时。@ 亢氏是大粮商。在原籍平阳府,亢家“仓颉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再一次;亢家是资本雄厚的典当商。传说为了挤压当地另一家当铺,亢家连续三个月拿出90尊金罗汉到这家当铺典当,每个典银1000两。当铺人慌了,问典当人,为什么金罗汉这么多,来人说:“我家主人有500尊金罗汉,现在还有410尊等典当!“这家当铺不得不让亢家赎回90尊金罗汉,关闭当铺,远离家乡。@ 当时,亢氏在原籍平阳还有大量的田宅和储粮,被称为“宅第连云,如世家”,“上有老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范家-甲第联名 “世袭皇商”是范家
介休范氏经商的始祖叫范永斗,明末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著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当时,商人经常进出海关,为满族提供军事物资和信息。满族入关称帝后,顺治皇帝严重缺乏国内铜金(铜钱原料),以感谢八大商人。政府允许商人去日本购买铜金。范抓住机遇,邀请内务府承担了大部分销售洋铜的业务,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孔家-大名鼎鼎的“财神” 孔家是“最后的风景”
晋商有一位著名的“财神”,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
1912年,他从生活中看到煤油已经成为民间照明必需品的商机,于是和五叔孔成立的祥吉公司一起,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了定金,从而获得了在山西分销火油(煤油)的总代理权,独家经营,盈利。因此,孔成为山西第一个买家。
称霸500年的八大晋商:盘点晋商旺族[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