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前期唐军主要集中在对付吐蕃。不久之后,阿拉伯帝国的政权发生了变化。公元747年6月9日,阿拉斯人在呼罗珊开始了对伍麦叶王朝的战争(中国称之为“白衣大食”),艾卜勒·阿拉斯(Abu al Abbas)以呼罗珊(Khurasan)在公元750年4月26日攻占首都大马士革的基地上,阿拔斯王朝(中国称之为“黑衣大食”)成立。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开始向中亚扩张,与大唐帝国的激烈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作战经过
唐军攻灭大食属国石国后,黑衣大食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反击安西四镇。高仙芝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于10年4月(公元751年)率军出征,准备先发制人。
唐军穿越葱岭,穿过沙漠。经过三个月的长途旅行,他于7月抵达大食腹地塔洛斯城,开始围攻这座城市。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组织了10多万军队到达塔洛斯城,双方都在塔洛斯河(Aulie-今江布尔附近的Ata阵列决战。
在高仙芝的指挥下,唐军官兵英勇作战。唐军在战争开始时充分发挥了强弓硬弩的优势;在步兵与弩兵的密切配合下,唐代骑兵部队曾经压制了以勇敢战斗而闻名的阿拉伯骑兵。
[img]833361[/img]
在连续几天几夜的激烈战斗中,唐军以极大的杀戮杀死了食品军官兵。历史资料记载了“枭敌数万”的辉煌成就!然而,由于参战阿拉伯联军数量众多,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唐军无法有效歼灭敌人。战斗陷入僵局!
战役持续到第五天晚上,唐军的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反叛,从后面包围了唐军步兵,阻止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唐军立刻陷入了混乱!
阿拉伯联军乘飞机派遣重骑兵突击大唐军队阵型中心。高仙芝部队输给了失败者。经过血战,2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有数千人突破!收集残兵后,勇敢的高仙芝不愿意发动反击。最后,在副将军李思业的劝说下,她放弃了。
重要人物
这场战争结束后不久,大食军主将阿布·穆斯林因高震主被杀,他的将军齐雅德·本·萨里也被处决,其余部分被反叛,呼罗珊陷入动荡。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唐朝积蓄力量准备与阿拉伯帝国竞争时,安禄山叛逆范阳,世界陷入混乱。高仙芝等将领相继被杀。
主要武器
唐军
步兵都用陌刀,威力很大。当他们排队时,他们“像墙一样进步”。单刀肉搏时,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减弱。史料记载,将军李思业用陌刀肉搏时:当继承刀时,人马俱碎”。
骑兵结合了重量骑兵,通常使用马,在近距离肉搏战中使用水平刀,现在被称为“唐刀”。唐代水平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非常先进,锻造的刀锋非常锋利,步行骑行,制造水平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奴隶学习,成为日本刀后代的声誉。
唐军的盔甲抛弃了魏晋的盔甲,演变成了以明光盔甲为代表的唐十三盔甲,重量较轻,但防御能力大大提高。
唐军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先进的弩。战时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300步(450米),“弩”射程230步(345米),“角弩”射程200步(300米),“单弩”射程160步(240米)。
唐军在直接与大食军作战前也围攻过塔洛斯城,因此可以推测唐军还使用了车弩,后人称之为床弩。弩是“十二石”弩,用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中间的矢道上有一支巨箭,“长三尺五寸”和“粗五寸”。以铁叶为羽,左右放三个稍微小一点的箭。可见强大的力量。
大食军
阿拉伯步兵以长矛配盾牌。
大食军装备的大马士革刀也是步骑两用的。这种阿拉伯弯刀极其锋利,在唐代也很有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过《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称赞“呼吁光禄英雄消失,大食宝刀聊天可比。“骑兵的装备也是长矛和盾牌,还有弓箭。由于资料不足,阿拉伯人的盔甲没有详细的资料。阿拉伯人在马匹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无法比拟的。
结局
唐军在塔罗斯城下战败!
历史意义
塔罗斯之战的直接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伊斯兰化的整个过程,汉唐文明在西部地区已经消失了几千年。
影响
黑衣食品是阿拉伯帝国的全盛时期。雄心勃勃的阿拨斯王朝四处扩张,甚至有征服中国的战略计划。在中亚和唐朝争夺控制权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阿拉伯军队不敢追求胜利,因为他们对大唐帝国军队在塔罗斯战役中的惊人战斗力印象深刻,放弃了进入中国的梦想,转向了欧洲的扩张。唐朝有大量的技术人员被俘虏,中国的造纸和火药被西传。撒马尔罕曾经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造纸中心,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轶事
突骑施:高仙芝准备恢复唐朝在西域势力之初。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强大扩张压力,中亚国家开始向黑衣大食屈服!此前,唐军与吐蕃多年战斗,无法西顾,使西域防务空虚。但高仙芝也采取了一些对抗阿拉伯势力的手段。突骑施是一支强大的突厥武装部队,自西突厥汗国被唐军摧毁以来仍活跃在中亚。它不断骚扰唐朝的边境。后来,它接受了唐朝的招募,服从了唐朝,并在中亚与阿拉伯人作为大唐帝国的代理人作战了一段时间。后期突骑施再次叛唐,最终在阿拉伯帝国的猛烈打击下彻底败亡。突骑施残属于黑衣大食,成为阿拉伯帝国扩张的爪牙。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横跨亚欧的机会:坦罗斯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