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每个皇帝死后都有陵墓,但元朝的皇帝没有留下陵墓,这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谜。
明朝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两片罗木凿空,人形合成棺材,放在遗体里……画画,毕,以金为圈,三圈定(箍两端,中间)”。然后,挖深沟埋在一起,“用一万匹马蹂躏它,让它变平。杀死骆驼,用成千上万的骑马守卫它们。来年草生,转账散去,弥望平衍,人不知道”。
成吉思汗去世时,就是这样下葬的。根据南宋文人的笔记,宁夏病逝后,成吉思汗的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脚下的一处,在地表挖了一个深坑。它的遗体储存在一个独木棺材里,用来掏空大树中间的空气。独木棺下葬后,土壤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防止外人看到动土的痕迹,“万马平”后,要用帐篷包围周围的所有区域。只有当墓地上的草长出来,就像周围的草一样,帐篷才会被拆除,这样墓地就不会泄露。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地表面杀死了一只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只小骆驼的母骆驼会非常伤心地呼唤,并记住这个地方。第二年祭祀时,带着母骆驼。在杀死小骆驼的地方,母骆驼会伤心地哭泣。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可以找到墓葬的确切位置。
蒙古民族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当时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绝对不仅依靠武力,还依靠高智慧。依靠骆驼寻找祖先坟墓的说法是基于汉族统治者在封建时代对蒙古民族的歧视和排斥。骆驼是一种牲畜,它的寿命不会比人类长。依靠骆驼寻找坟墓是不可信的。
元朝建立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简葬。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生活方式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规模扩张的战争时代,丧葬仪式特别简单。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个生前使用的帐幕中央,围着祭祀的人祈祷。马、弓箭和肉乳桌被埋葬,最后被放入土壤中。目的是死者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上,有帐幕,有马骑,有肉奶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汉法的实施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影响,开始用棺材埋葬,但棺材与汉人不同。死者入葬后,两个棺材合在一起,变成一棵圆木,然后“用铁条钉住”。虽然他们进入中原,但蒙古人仍然像以前一样节俭。大多数寿衣都是他们通常穿的衣服,埋葬的物品也会更少。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死者最喜欢的武器,如弓箭和剑。
元朝皇室,尤其是皇帝死后,与普通皇室和贵族略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要有一个葬礼,葬品要多一些。但是,皇帝下葬时,汉族官员不得参加,地面上也不得建大型建筑。没有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此外,为了不留下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的历史记录也很少,让人觉得元朝没有皇帝陵墓。
在元朝皇帝忽必烈统治期间,他还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不被盗墓的方法。因此,他对元朝皇帝的陵墓做出了仔细的安排:选择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墓的埋葬地,然后迁移当地所有人口,使这个地方成为未知的空白地。下葬时,汉族官员不得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到达下葬地点;皇帝死后,他声称皇帝的尸体被运回漠北埋葬,并在历史记录中记录下来,以达到混淆真假的目的,使盗墓贼无法开始;陵墓没有建造太多的建筑,没有太多的随葬品,没有墓碑,使陵墓的外观看起来与普通陵墓没有什么不同;在记录陵墓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室的清晰地名,这使得外人很难发现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记录的不完整和故意的编造使汉朝以外的朝代越来越神秘。此外,蒙古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仍然不为外界所理解,这使得后代很难理解历史的真相。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元朝的皇帝没有陵墓。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发现。
为什么元代皇帝没有陵墓?继承成吉思汗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