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派三路汉军攻打匈奴,其中李广利率领的中路军作为主要任务。在进军初期,西路汉军抓获了匈奴的一些前哨骑兵。根据这些囚犯的说法,匈奴人在得到汉军大规模远征的信息后,“使巫埋羊牛,在水上诅咒军队”,也就是说,匈奴人把诅咒牛羊埋在汉军经过、驻扎的道路和河流旁。除了极强的精神打击意义外,这种行为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细菌战”。这些被埋葬的牛羊,专门用于祭祀的牲畜,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疫畜。一旦这些牛羊被杀死并埋葬一段时间,它们的身体就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当死畜数量较大时,繁殖的细菌会扩散到附近的土壤和水流中。对于远征汉军来说,水源应该随时随地补充。然而,当他们喝这些不干净的水时,他们会患上霍乱、疟疾和其他疾病,军队的战斗力将大大降低。
在许多困难中,供养不足最为突出。因此,汉军不得不找到当地的水和食物来解决饮食问题。另一方面,连续几天的战斗和行军使大多数汉军士兵疲惫不堪,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匈奴巫师埋葬的牛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可怕的细菌通过饮用水进入汉族士兵的身体,使他们迅速生病甚至死亡,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因此,占主导地位的7万汉军被5万匈奴军队击败,李广利率领残部向匈奴投降。匈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收到了不战而伤人之兵的效果。
揭秘: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匈奴人[细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