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国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中国各地销毁日本遗留化学武器的过程滞后。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土地的发展,发现遗留化学武器的数量高于预期,以及销毁土地和基础设备的问题。中日政府目前的目标是在明年内完成除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以外的运营,但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据共同社网站5月12日报道,据日本内阁府遗留化学武器处理办公室称,湖北省武汉市移动销毁设备按计划在5月初销毁264枚炮弹。原计划将其转移到广东省广州市进行销毁,但中国尚未给出候选地点,因此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局面。
报告称,共有两台移动销毁设备。其中一个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作,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现了遗留炮弹,预计很难转移到下一个预定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img]830116[/img]
出于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准备将武汉的销毁设备转移到哈尔滨,并推迟转移到广州。由于设备需要暂时运回日本进行冬季规格配置,预计哈尔滨的销毁工作将于明年启动。日本政府表示:“广州和其他南方地区的滞后处理是不可避免的。2016年底前(哈尔巴岭除外)的化学武器是目标。”
另一方面,哈尔巴岭被认为埋葬了约30万至40万枚化学武器,去年12月开始了试销毁,最终的销毁方法仍在讨论中。中日政府仍然保持着在2022年底前完成处理的目标。
报告称,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日本有义务销毁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条约生效时,争取十年后完成销毁,但计划反复延期。
日本留下的中国化武数量超预期 销毁作业过程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