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后一位君王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非常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个城市,人口超过三万。也分为“东周”和“西周”,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西周”(即王城)。秦国占领了韩、魏、赵三国的许多地方,下一步就是清理周朝。姬延忧心忡忡地生活着。此时,楚国想要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张,派使者请姬延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各国共同攻击秦国。姬延喜出望外,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但缺乏武器、粮食工资。姬延向国内富户筹集军资,并向他们支付借券,答应在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姬延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将军,带领5000军队伐秦,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共同攻击。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楚、燕两国派兵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不能失约,在伊阙的总兵力只有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结果,等了三个月,其他四国的兵马仍然没有到来,士气松懈,西周公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回来。
“西周”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噪音不止,声音直接传入内宫。姬延后悔又无奈,只好躲在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称这个高台为“逃责台”(即逃债台)。此后,秦军拒绝罢休,攻打韩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负小米(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后,直奔东周王城。姬延惊慌失措,打算逃往韩国或魏国。西周公劝说:“秦吞并六国是大势所趋,韩魏也不会幸免。与其当时被俘辱,不如尽快投降,结局可能会更好。“姬延别无选择,只能带领臣下和宗室,到祖庙哭拜,三天后,亲自带着家人、图册,到秦军军营投降。秦昭襄王被降为周公,命令他住在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夺取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至此,东周宣布灭亡。
姬延当时年纪大了,在周、秦、梁等地奔跑,经不起辛苦,到梁城后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姬延死后,她的头衔是害羞的国王。
历史上东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谁摧毁了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