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发迹始于明朝建国之初。明朝建国后,国防的重点在北方,主要是防止蒙古人卷土重来。朱家王朝在北方边境部署了数百万军队,这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质。为了解决军队的物质需求,朝廷鼓励商人将粮食和草料运输到边塞,这是明朝的“开中制”。所谓“盐引”,就是在政府专门控制盐业的情况下,获得购买和销售盐的配额凭证。
山西商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他们将粮食从河南、山东和江南运到北部边镇,以换取“盐引”。然后他们转身去两淮、河东、四川等地生产盐的地方,用“盐引”买盐,最后在全国其他地方卖盐赚钱。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商业过程,需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努力工作的精神。幸运的是,山西商人努力工作,能够忍受普通人无法忍受的困难。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工作,赚了很多财富,成为繁荣的商业帮派——晋商,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
明末,东北地区的后金出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努尔哈赤。经过多年的战斗,他统一了东北地区。努尔哈赤将东北地区作为后金的土地后,将中原地区作为后金的基本国家政策。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积累军事力量,扩大军备,这需要大量的军事费用。此时,经过多年的战斗,后金国库空无一人,负担不起巨大的军事费用。
此时,努尔哈赤专注于晋商。他向经常在中原和后金之间交易的山西商人伸出援助之手,要求借出巨额资金。他的利息相对较高。商人的本质是追求利润。由于回报丰厚,利润丰厚,国家的未来将不受关注。这些晋商大亨很高兴地同意努尔哈赤,并为后金提供了巨额贷款。
努尔哈赤死后,清太宗皇太极登基称帝,改国号“后金”为“大清”。皇太极钦佩山西商人的奋斗精神,吸引了他们的财富,所以他继续与山西商人保持密切联系,并承诺在未来进入中原后偿还借来的钱和利息。,他知道山西商人的势力遍布中原,与山西商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进入中原是有益的。同时,他大力支持山西商人,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做生意,为他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利用他们储备军事战略物资,发展部分人为间谍,利用他们探索明朝的军事经济情报,了解和掌握明朝的一举一动。
在晋商的帮助下,满清装备了一支武器精良的八旗部队,粮草准备充分,准备入关攻打明朝。最后,在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第一年),满清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进入山海关,占领首都,开始成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政府。
在这些晋商中,最著名的八家是王登库、金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都是大财阀,其中最突出的是范家。后来,雍正皇帝接见了这八家晋商,并将其命名为内务府的皇商。为了表彰晋商对清朝建国的贡献,清朝将北方边境的所有贸易经营权都交给了晋商,不允许他人染指。具体做法是发给晋商龙票,用龙票进行边境贸易。
@ 晋商在明朝灭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晋商的财力,就没有满清军队的勇气。满清不可能战胜明朝,夺取汉族世界。毫不夸张地说,晋商是明朝的掘墓者。(作者 文建平)
他们是明朝的掘墓者吗?勾结外族,卖国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