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历史问题:为什么刘备让大都督李严驻守边境?

刘备兵败夷陵,第二年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招来,委托后事。人们习惯于称这种事为“托孤”。还有一个人受托孤重任,李严。李燕被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驻守永安。“中都护”是大都督,相当于现在军队的总司令,内外的“军事事务”都是由他领导的。益州的政治中心在成都,皇宫也在这里,军事命令应该在这里发布。永安原名鱼复,是刘备夷陵失败后蜀汉实际控制的东部边境县。那么,为什么一个“统内外军事”的军队“总司令”要驻扎在边境上的一个县城呢?

应该说,这是刘备战略思想和担忧的体现,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蜀汉的攻防重点是东方。

就进攻而言,既然是三国,蜀汉的重点进攻方向也应该是魏和吴。根据诸葛亮的设计,魏国有两条进攻路线,一条是从汉中到秦川,另一条是从荆州北到宛洛。荆州是刘备看重的。刘备在建安六年(公元201)投入刘表,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失去荆州。在过去的20年里,应该说他赢得了荆州的人气,积累了很多人气。诸葛亮、黄忠、魏延等蜀汉骨干成员都来自荆州。关羽驻守荆州时,曾在樊城大胜曹军,有一段时间有直接许都的趋势。后来,关羽被东吴人袭击,失去了荆州。刘备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要攻击吴。他的计划也应该是先夺回荆州。蜀汉对东吴也有地理优势,顺流直下,后勤补给肯定比东吴方便。蜀汉彰武二年,刘备被东吴陆逊打败,收兵回巫县,没有回到成都。听说后,孙权非常害怕,主动派出使节要求讲和。这说明刘备的蜀汉虽然败了,但对东吴还是有威胁的。魏国也是如此,如果能恢复关羽时的荆州江北地区,出兵就可以直接针对魏国的宛洛和都城徐县。

[img]827544[/img]

在防守方面,蜀汉的重点也在东部。就地理条件而言,蜀汉汉中地区(北部)只面对一个魏国,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有利于防御,无论是魏攻蜀还是蜀攻魏。后来诸葛亮、姜维、魏国大举进攻蜀国,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就东部而言,虽然地理上也有利于蜀国的防守,但与准备好的战争相比,如果没有防御,无论地形多么有利,都是徒劳的。比如建安17年(公元212),刘备攻下绵竹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逆江而上,迅速攻下永安、江州、江阳等城市。可以看出,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没有保证刘璋的胜利。原因是益州各县无法相互支持,守城士兵也失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决心。也就是说,曹魏和东吴都有可能从东到西攻击蜀汉,尤其是东吴。人们只有做好准备,才不会打这个主意。

刘备让一个负责全国军事的“总司令”李燕驻扎在东部边境,说明刘备关注的重点是东而不是北。

那为什么李燕后来又离开了永安呢?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战略思想的区别。在刘备看来,东部不仅是蜀汉统一全国、恢复汉朝(进攻)的方向,也是保卫国家(防守)的关键。而西部,即汉中地区,既然有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那么,只把它作为防守的地方,留下一个将军就足够了。刘备当初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但没有让张飞担任这个职务。有没有这样的考虑:魏延年轻,能长期守卫这个地方?刘备还问魏延,你在汉中担任太守这么重要的职务,打算怎么办?魏延说:“曹操带领全国所有军队来,我会为你抵抗他;如果他派将领带领10万军队,我会为国王消灭他们。魏延在这里只说防守,不涉及进攻,这应该很符合刘备的战略考虑。刘备当皇帝后,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外,刘备打着旗号为关羽报仇。但关羽死于建安24年(公元219),刘备兴兵在蜀汉张武2年(公元222年),前后3年。这个准备有点长吗?事实上,刘备为关羽报仇只是一个旗号,夺取荆州江南部分才是他伐吴第一阶段的军事目的。在实战过程中,刘备只在江南作战,而江北只作为防御。失败后,留在江北的黄权退不回来,只好投降魏国。有人想抓住黄权的家人。刘备说他为黄权感到难过,黄权也没有为他感到难过。为什么?回不来的黄权属于“出走”,而不是“投敌”。这也证明了刘备在这个阶段把东吴当作敌人。

有了这样的战略思想,“统一内外军事”的总司令李燕当然应该留在最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地方。

诸葛亮不一样。他只把曹魏当敌人,总是和东吴保持友好关系。在刘备去世的那一年,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实际权力,并主动与东吴和好,形成了联盟关系。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和东吴发生过战争,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战略思想的区别。诸葛亮的战略重点是北方,即汉中。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李燕逐渐向西北移动。建兴四年(公元226),由于诸葛亮想从汉中北上,李燕应该管理后方事务,于是从永安搬到江州。将军陈到代替李严驻扎永安,但仍由李严统管。建兴八年(公元230),诸葛亮命令李燕带领2万人前往汉中,因为魏国曹真要分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要在第二年伐魏,就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管理丞相府事务。到目前为止,李燕已经完全离开了东部边境,总司令直到第二年才出名。

刘备把李燕总司令放在东部边境。是大材小用吗?主要问题是蜀汉东部没有大战。那么,为什么不从东到西发生战争呢?主要原因是李燕在永安期间,三国主要关注内部事务,东线战争也在魏武之间进行,两国暂时没有人关心蜀国。但不能认为刘备的安排是不合理的。诸葛亮连续北伐,无论是战例还是战果,都可以说是缺善可陈。韩信暗渡陈仓,迅速扫平三秦之地,成为古代经典战例。诸葛亮走同一条路,但韩信很难取得成果。同时,诸葛亮在荆州没有关羽的辉煌成就,也没有东吴鲁逊的杰出成就。这与他改变刘备的战略想法和人事安排无关吗?!


三国历史问题:为什么刘备让大都督李严驻守边境?三国历史问题:为什么刘备让大都督李严驻守边境?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