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陕西农民起义,最初的起义领袖几乎都用假名,点灯,不沾泥,射塌天,革里眼,五花八门,非常热闹。原因是,虽然这些人叛乱,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仍然是明朝的老人,隐藏着他们的名字,以免影响他们的家庭。
洪秀全,一个方便造字谜的名字
太平军全家随营,相信天父天兄能帮他们打下江山。自然,他们不屑于前辈的懦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改名。相反,太平天国从天王洪秀全到普通士兵,改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根据他儿子的话,洪秀全自己的名字是“天安的”。他原名仁坤和小字火秀。在他开始传教之初,他以天父的旨意改名洪秀全。这就是上帝所说的“爷火华”。当然,他的名字不能着火。
不仅如此,秀全这个词还可以很容易地拆开来做文章。后来,当金田起义时,上帝会玩拆字游戏,编造“三星高照日出”和“三八二十一,和睦玉食,人们坐在一个土地上,成为人民的极端”。在一起,洪秀全将成为皇帝。这一举动显然很容易使用。直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才日复一日地编造新的谜语。
然而,洪秀全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自己记载,当上帝要求他改名时,他告诉他“下凡这几年”,有时叫洪秀,有时叫洪全,这大约是为了保密和逃避清方追查;后来,当他成为国王时,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绰号“洪日”,这自然是他自称太阳的原因。
在洪秀全的重要部长和将军中,也有很多人改名。比如北王韦昌辉和弟弟韦志俊,原名韦正和韦俊;将军李来芳,原名李开芳;著名医生李俊良,原名李俊昌;英国国王陈玉成,原名陈丕成;答天豫薛之元,原名薛小。
有些人甚至不止一次改名。比如忠王李秀成,本名李以文,改名寿成,又改名秀成;赞王蒙得恩,本名上升,改名得天,又改名得恩;玩王赖世,本名赖九,改名赖世,又改名赖世。
[img]827120[/img]
改名的原因
为什么太平天国改名的人特别多?
封建时代,所有朝代都有“禁忌”,帝王的名字不能在其他场合随意使用。如果是双名,一般规定不能连用。
太平天国对禁忌的爱好令人难以置信。天父天兄的名字,洪秀全的父子和东西南北翼五王的名字,一些不好的词,如丑陋、海(与“伤害”同音),甚至一些常用词,如师(只用于军事师、先师、后师等)、龙(只能说“宝贝龙”而不能用来命名)等也不能使用,“王”、“主”等看似“威风”的字也不允许使用。
这样,许多姓氏就不得不改变。王是中国前三大姓氏,洪秀全表哥家也姓王,但王这个词是不允许使用的。王的姓氏被迫改为王或黄。因此,在太平天国找不到一个姓王的家庭;洪秀全不允许普通人姓洪。安徽洪容海加入太平军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姓“童”。后来,他向清军投降。第一件事就是改姓。
同样,赖世国改赖世,蒙得天改蒙得恩,也是为了避免避讳词。李俊昌改李俊良,北王叫魏昌辉,有个长字;李开芳改李来芳,翼王叫石达开,有个开字。
从蒙得恩等人的几次改名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禁忌有逐渐加强的趋势(避免上帝的改名,避免“皇天”的改名德恩)。
然而,也有例外。后期,由于天京之变和石达的离开,原本避讳的话变得无禁忌,李俊昌和李开芳也恢复了原名。洪秀全儿子洪天曾的出生,不得不改姓“永”的太平军将领曾天浩、曾天养、曾水源等,终于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有些人改名,觉得原来的名字不雅。
太平天国起源于草莽。很多人只有一个昵称,比如天地出身的罗亚旺,打铁出身的赖九,小偷出身的薛晓,贩私盐出身的孙臭(后来改名为孙魁文)。他们都只有一个昵称。现在他们成了官员,总是要有一个相称的大号。有些人有大名字,但他们认为大名字不够响亮,所以他们改变了一个。比如李以文改名生日,应该属于这一类。
许多朝代的皇帝喜欢给他们的名字和姓氏。洪秀全也非常喜欢这一套。陈丕成更名为陈玉成,李寿成更名为李秀成。他们都是他的杰作。尤其是李秀成,这个“秀”是洪秀全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最初,除了杨秀清,没有人有资格使用它。他特意把它给了李秀成,告诉全世界的人,他重视李秀成的1000个和10000个。
太平天国早期禁止结婚,已婚男女分开生活。许多感到孤独的士兵到处寻找孩子,作为义弟或养子。一些瘦弱的高级将领,如杨秀清,也以这种方式扩大了他们的力量,这也产生了许多改名的人物。
辅王杨辅清等十几个“东王宗”名义上都是东王杨秀清的弟弟。事实上,他们只是姓杨的骨干士兵。杨辅清原名杨金生,认出杨秀清为兄弟,名字自然改为标志性的“杨X清”;而且有些养子、义弟甚至连姓都不是,比如比王钱桂仁的义弟钱寿仁,本名周寿昌,那是连名带姓一起改的。
有些人的名字是更特别的原因:单名。
当时王莽认为双名不雅,下令全国改为单名。没想到几千年过去了,太平天国认为双名才是正理。周春,一位参加过三元抗英的天地会老将,在归属于太平天国后改名为“周春之”。捻军首领龚德、张龙也被太平天国写为“龚德树”、“张元隆”。
如果高级将领这样做,士兵的底层会更加委屈。他们不能逃避任何禁忌。有时他们的名字会改变,他们不知道。常州太平军有一个小卒,原名“龙角”,“龙”不允许用于名字。小卒在花名册上改名为“龙郭”。
还有一个太平军的小卒叫“李世贤”,和侍王李世贤同名同姓。虽然李世贤的名字不在法定禁忌清单上,但他担心“殿下不开心”的顶头上司仍然大吃一惊,命令整改。这个小卒只是咕哝了几句废话,比如“不改名坐不改姓”,被“斩首不留”。
太平天国疯狂改名运动:连王者的名字都要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