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六年)永平〇年)汉明帝之妃马氏被立为皇后。按照汉代的旧典,不管谁是皇后,她的父兄大多都要封侯。马皇后的父亲是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他在世时就被封为新闻侯。按说她哥哥应该封侯。但她拒绝为哥哥请封,她在汉明帝时当了十多年的皇后,宠爱日隆,一直无衰,但她的哥哥没有得到任何封赐。
汉明帝死后,章帝继位。虽然章帝刘坦不是马皇后亲生的,但他是由马皇后精心抚养长大的,就像母子一样。继位后,尊马皇后为皇太后。明帝卧病的时候,他叔叔马防有参药之功,但是没有给任何奖励,太后也不让他记在“显宗日常生活笔记”里;刘坦觉得有点对不起太后家,想封几个叔叔为侯。但是马太后不同意,她说:“我就是不想让后人听到先帝亲后宫家人的谣言,所以不给他们高爵厚禄!"章帝不得不放弃。
第二年夏天,天气干燥。当时,当天气干燥或其他灾难发生时,我们必须从政治事务中找到一些原因。有些人想借此机会取悦皇帝和太后的家人,所以他们写了一本书,说天气干燥不封外戚,违反旧章,所以相关官署请按照旧典分封诸侯。马太后听到这种情况后,特意下了圣旨,圣旨说:
凡是上书言事要分封外戚的人,都想向我献媚,得到自己的好处。汉成帝时,外戚王家五侯同日封封,但只有黄雾四塞,没听说有什么蜀雨之应。众所周知,武帝时期的外戚田芬和文帝时期的外戚窦婴都是宠贵肆横的,结果家破人亡。所以先帝不允许外戚专权。即使诸王子分封,也明显不如楚王、淮阳王分封。他常说:“我儿子不应该和先帝子在一起。现在你们为什么要用马氏与先帝时阴氏相比?作为世界之母,我穿着粗糙的衣服,吃不求甘,左右只有丝布,没有熏香,想以此为榜样。我以为我母亲家的人看到后,会为自己的铺张感到难过,并要求严格的约束。谁知竟笑我一直节俭。几天前,当我经过龙门时,我看到一个人从外面来问安全问题。汽车就像流水,马就像游龙。就连仆人也穿着精致,看着他们的仆人。太远了。虽然我没有谴责他们,但我只是切断了他们的年龄,希望他们能反思自己,不再懈怠,不要担心国家。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国君,何况自己的亲人呢?能不能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蹈当年西汉外戚败亡之祸?
当章帝看到太后的诏书时,他既悲伤又感动。他再次请求为他的叔叔封爵。他把他的叔叔封为侯,就像把王子封为王一样。此外,三个叔叔,一个年长,两个生病。如果他们有三个长度和两个短度,他们将终生讨厌他们。
马太后再次得到章帝的要求。虽然她还是不同意,但她觉得完全拒绝是不合适的,所以她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说:“当时汉高祖有约在先,没有军事成就,也不是刘家的皇室不能封侯。现在马氏在国内没有成功,所以不能封侯。未来阴阳调和,边境安静,国家安宁,然后按照你的主张去做。到那时,我会照顾我的孙子,停止询问政治事务。”
两年后,正好赶上世界的丰富,四面八方都很安静,于是章帝封了三位叔叔马廖、马防、马光为列侯。三个人知道太后的心意,都表示谦虚。马皇后听后叹了口气:“人各有志,教法不同。年轻的时候只知道羡慕读书,不顾生命,现在虽然老了,但也知道要谨防贪婪。所以日夜警惕,居不求安,食不贪饱,想不辜负先帝。同样要求兄弟们,共同实现这一志向,在闭上眼睛的日子里,也无怨无悔。谁想老志不服从,就会成为当年的仇恨!”
正皇太后不为家人谋爵争宠。她的三个兄弟都知道他们很谨慎。虽然他们接受了封爵,但他们都回家了。马太后在位23年,外戚善权从未发生过,这与她的明智有很大关系
汉明皇后马氏轶事:拒绝儿子对兄弟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