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铁帽王作为世袭无替的永久封爵,比一般朝廷重臣有更多的特权。他不需要降低他的头衔。他的工资很高。他的年薪是12000英镑,他的陆米是1000英镑;世袭无替王府也被称为铁帽王府。看看这种待遇,已经很慷慨了。然而,山外有一座山。历史上有一个比这更好的东西,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免死金牌。有些朝廷大臣犯错后经常用这个东西作为挡箭牌。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神吗?
所谓免死金牌,就是丹书铁卷,是古代皇帝授予功臣、重臣的特权凭证,顾名思义,就是文凭用丹书写在铁板上。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丹书铁卷始于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发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表扬。同时,在铁券上写下皇帝、功臣、重臣的誓言,放入金匮藏在用石头建造的寺庙里,以示郑重,确保铁券的安全。
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开国元勋、中兴功臣、少数民族首领都给了铁券,甚至一些宠宦官、宦官也得到了铁券。而且,自隋朝以来,铁券上的丹砂填字逐渐改为金填字,后人称之为金书铁券。然而,最早的铁券没有免罪、免死等特权,只作为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在获得铁券的英雄及其子孙中,有许多人犯罪甚至被处死。最迟在南北朝,丹书铁卷确实具有免死功能。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到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末,被赠铁券的子孙甚至可以用铁券免死一到三次。
[img]825944[/img]
宋朝时,宋太祖赵匡胤穿着黄袍,从后周柴家手中夺取王位。为了安抚民心,他下令对待柴的后代,并给柴的丹书铁券。即使柴的后代犯罪,他也不会受到惩罚。《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有历史依据。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授予对象,仅限于立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奖者,另一件藏在内府。需要检查时,只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辨别真伪。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被公爵、侯爵授予金书铁券。
明朝成祖朱迪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王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被授予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向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发了铁券。
与唐代铁券相比,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谋逆不宥,只有其他死罪;二是免死次数少,孙子不免死。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功勋朱升在与朱元璋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隐约觉得朱元璋怀疑刻薄,杀功臣是时间问题。如果你想要朱元璋给你的头衔,十八九会导致杀人的灾难。所以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封公封侯的梦里的时候,朱生正式申请了“告老归乡”,担心儿子朱同难保平安,老泪向皇帝请求奖励“免死券”。朱元璋被朱生哭得很感动,就给了朱生一个顺水人情,用免死券安慰他。没想到儿子朱同刚去任礼部侍郎一个月,就被牵连到郭桓案,被诬陷入狱。@ 陈尸街头。清代,丹书铁券制度被废除,铁帽王制度出现。
比肩铁帽王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卷能救多少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