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创造了太康之治。
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雄心勃勃,想成为大家称赞的好皇帝。他努力的结果是创造了一个“天下无穷人”的和平繁荣时期。太康时期的这段幸福时光被历史学界称为“太康之治”。
1 励精图治
西晋王朝从建立到灭亡持续了52年。如果从统一中国开始,只有37年。其中,晋武帝司马炎创造的“太康之治”是当之无愧的亮点。
司马炎从即位之初就开始努力打造这个盛世。公元265年,他才30多岁,年富力强,正是为事业奋斗的好时机。也许西晋政权是从曹魏手中夺来的。他总是害怕被世界各地的唾液淹死。司马炎认真地埋头工作,不敢懈怠。就连曹魏废除的建议制度也恢复了。傅玄和皇甫陶直言不讳地执掌了他们的职责,他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例如,傅玄曾写信要求推荐人才,说他应该删除那些无用的职位,并评估世界各地的官员,鼓励他们取得成就,并说恢复儒家思想也是首要任务。司马燕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并立即下令表扬他,并很快将他提升为侍者。
然而,傅玄脾气暴躁,心胸狭窄。如果他想上书,他一刻也等不及了。有时候太晚了。他宁愿睡觉也不愿睡觉。他拿着奏章等天亮。司马炎对他很宽容,即使他提出的一些建议不能被采纳,也会鼓励他继续努力。后来,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羊徽瑜去世,百官前去祭丧。傅玄的位置安排在卿位下,他对此非常不满,当场破口大骂,离开了席位。这是皇帝阿姨的葬礼!有些人看不见,弹劾他大不敬,傅玄想为自己辩护,并在奏章中编造事实。司马炎别无选择,只能免去他的官。
公元268年,司马炎又颁布了五条诏书:一是正义;二是勤奋的人;三是抚养孤儿;四是敦本息末;五是人事。他实践节俭。他没有留下珍贵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他的臣民,并减少了宫殿的开支。在就业方面,他不顾旧怨,任命了曹魏或蜀汉集团的一些官员。例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后来去江州刺史。
当时,由于中原的战争和严重的人口短缺,司马炎也花了很多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命令这个女孩在17岁时结婚,以繁殖她的后代。如果你不结婚呢?父母可以担心,政府会为你找到一个丈夫的家。与此同时,他还提供口粮,免除兵役,并利用这些慷慨的条件吸引原蜀国和吴国的人到中原。
不要低估这些措施,这些措施非常有效。随着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经济繁荣。没有这些基础,我们怎么能有一个“太康治理”的快乐时光呢?
2 太平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改元太康,将年号用到公元289年。在此期间,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人民过着小康生活,国家繁荣昌盛。因此,史学界称之为“太康之治”。
太康时期的经济繁荣始于土地制度改革。
曹魏时期,由于多年战争的需要,实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制度,即士兵和农民开垦耕地,为军队解决粮食问题。到曹魏末年,这一制度受到破坏,导致农业废弃,国库空虚,人民没有土地,生活极其贫困,达官贵人可以无限占领土地。比如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杂牌将军”,可以占领几百顷良田。他们肆意剥削农民,加深了农民的痛苦。
司马炎下定决心要解决土地问题。为此,他“罢州郡兵以归农”,并颁布了占地制度,使农民能够合法拥有自己的土地。当时人们的年龄是分组的:男女16-60岁为正丁;13-15岁,61-65岁为次丁;12岁以下,66岁以上。根据占地制度,每个丁男可占地70亩,丁女可占地30亩。当然,他们也有交税的义务,比如每个丁男交50亩税,丁女交20亩税。农民耕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很快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当时,司马炎还设有“常平仓”,丰年以适当的价格出售丝绸,收购粮食;荒年以适当的价格出售粮食,稳定粮食价格。谁想囤积居奇,做些投机倒把的活动,门都没有!《晋书·食品志》曾说:“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乐其事。在《晋纪·总论》中,干宝还描述了太康时期的繁荣景象,称当时“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露不闭,民相如亲。缺者,取资于道路。因此,有一句谚语说“天下无穷人”。
有人会说,要达到“世界上无穷人”的理想境界并不容易?恐怕这是吹牛!然而,这句民间谚语足以表明司马炎关注民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他创造的“太康之治”将西晋朝推向了顶峰。
哪个皇帝创造了太康之治?太康之治是指哪个朝代?